遼河平原這里的事情,還有鐵嶺的情況,就算做得再怎么迅疾,保密,也不可能瞞太久的。
因此,吳三桂率領著五千來騎,就在孔有德的引領下,向沈陽城狂飆突襲。
沈陽被建虜改名為盛京,是建虜所謂大清國的國都所在。攻打這里,就是打蛇七寸,是最能給建虜“驚喜”的地方。
不過既然是建虜國都所在,那就是再怎么抽調軍隊,沈陽的防御也不會有多差的。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吳三桂壓根就沒想過要打沈陽。只是想殺向赫圖阿拉的。
這個赫圖阿拉城,是大明萬歷三十一年的時候,由野豬皮努爾哈赤所興建。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后金時,就定都這里。不過后來遷都沈陽,在崇禎七年時,稱這赫圖阿拉城為興京。
雖然赫圖阿拉城已經不是建虜都城,可不管怎么樣,這個地方對于建虜的意義,始終是非同小可的。如果能打下這里,對建虜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刺激。
但是,如今在意料之多,多了一千多騎卒,而且還有熟悉建虜情況的孔有德為前鋒,吳三桂自然就改了主意,試圖打一下沈陽看看。就算打不下來,那對于建虜的震驚,那也是要比打赫圖阿拉城要大的。再說了,萬一要能打下來呢
大概兩百來里路,為了趕時間,吳三桂所部,完全是日夜兼程。但是,等他們趕到沈陽地界時,來過多次的前鋒孔有德就立刻察覺到不對,并沒有再繼續前進,而是在派出夜不收的同時,等到吳三桂到來后稟告道“大帥,我們應該還是來晚了一步沈陽城內的建虜,怕是得到消息了”
聽到這話,吳三桂不由得很是失望。真要能打下沈陽的話,他吳三桂就得一份潑天的功勞了。不過這事,也是天意,沒啥后悔的。
兵力不夠多,又沒有內應,想要打下一座都城,似乎也只存在評書之中。
“大帥,要不,末將去試試,萬一建虜還不知道末將的消息,那末將就能搶到一座城門,這樣大帥就能殺進去了。”孔有德想了一會,還是請戰道。
吳三桂一聽,心中不由得又癢癢起來,萬一呢
這么想著,他就心動了,不過好歹有崇禎皇帝的交代,便有點猶豫地說道“可萬一要是建虜已經知道的話,你這一去,就會很危險的。”
危險是肯定的,但是,孔有德卻沒有猶豫,而是立刻回答道“皇上面對建虜舉國之兵,壓力肯定很大,末將冒點危險又算得了什么,能早日吸引建虜主力回援,也是末將該做之事”
聽到這話,吳三桂也不猶豫了,立刻便同意了。
騎軍日夜兼程而來,并不能馬上行動,至少要先休整一天,恢復體力之后才可以動作。要不然,就和送羊入虎口沒什么兩樣。
一如孔有德所預料的那樣,盛京城內,確實收到了消息,知道遼河平原那邊出事了。
此時,盛京城內,多爾袞這個攝政王不在,唯一還留在城內的親王是禮親王代善。但是,代善中風,躺在自己府里也就等著老天來收他,根本就無法主事。
因此,還是布木布泰垂簾聽政。當然,執行的人,是護衛統領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