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由得心里開始衡量,要不要勸諫下皇上,做人要謙虛
崇禎皇帝卻不等他們說話,轉頭看向武將那邊,大聲說道“卿等聽到了沒有,還有西部的衛拉特蒙古以及北方的喀爾喀蒙古不服我大明,朕派人前去勸降,要是敢不聽的,卿等怎么說”
“殺”曹變蛟等武將,倒也干脆利落,立刻齊聲大喊,聲震文華殿,嚇了不少沉思中的文官一跳。
崇禎皇帝點點頭,轉頭又看向文官這邊,嚴肅地對他們說道“文治國,武安邦。如有敵人敢侵犯大明,那就是武將的失職卿等盡管安排移民便是,安全方面,朕會解決的”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之后,想起他們的另外一個擔憂,便又說道“另外,朕此次從遼東解救了兩萬余名百姓,但選擇入關者,卻只有五千來人。卿等以為,這是為何”
“還請陛下明示”薛國觀等人互相看看,都不清楚,心中有點好奇,不知道皇上突然提到這事,難道和剛所議之事有關他們想不明白,最終齊聲向崇禎皇帝奏道。
崇禎皇帝倒沒有賣關子,馬上對他們說道“這些百姓被建虜掠去為他們耕種,就是在遼河平原開荒種田。他們就是看到了,遼東其實有不少肥沃之地,只要用心耕耘,那就有大收獲。因此,他們向朕懇請,愿留在遼東,等平定了建虜之后,把他們開墾的田地賜給他們。”
他當時許諾,要給那些百姓補償的,因此也不算是這些百姓討要。
崇禎皇帝說到這里,看看底下官員的詫異之色,便又強調道“對于土地的貧瘠還是肥沃,最清楚的,莫過于他們那些人了。說什么遼東苦寒,那只是不懂農事之人的粗淺之言罷了”
如果說河套平原最多只能安置個陜西、山西兩省的話,那遼東這地方就大了,整個大明北方的人口過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如果皇上所說,只是一兩個農民所言,那這些臣子還不會相信。畢竟遼東苦寒,那可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怎么就又成土地肥沃了呢但是,如今可是有一萬五千左右的百姓,都用他們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他們要留在關外。
在文華殿內的文官,感覺刷新了自己的一個常識,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他們內心正在感慨著時,就聽崇禎皇帝又接著說道“如今朝鮮已經滅國,且無李氏王族,甚至連朝鮮人都幾乎被建虜或掠或殺,整個朝鮮,幾乎是個白地。保定總督盧卿向朕提議,設朝鮮省,如果諸卿沒有意見的話,朝鮮省又可以安置不少大明百姓,諸卿以為如何”
其實,他的言行舉止,無不是贊成這個提議。雖然還是問群臣意見,但其實言外之意就是說,我是同意的,你們呢
大明多一個省,那就多一個省的官員。不過那地方如今應該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就算大明百姓移過去,真要繁華起來,也不知道要多少年,且離京師隔著大海,又有多少官員愿意去朝鮮省為官
雖然這么想著,在場的這些官員,卻都沒有意見。至少算是開疆拓土了不是,要是不同意,皇上必定會不高興的。
只有愣頭青之譽的薛國觀在猶豫片刻之后,還是奏道“陛下,以如今朝鮮的狀況,設省的話,微臣以為太過夸張,不如設朝鮮都司進行管轄即可”
大明朝在以前的時候,也只是設立遼東都司,管轄遼東。薛國觀的意見,也不是沒道理的。
不過崇禎皇帝聽了,卻是搖搖頭道“以后遼東光復之后,遼東也將設省,是為遼東省,直接由大明管轄,不許有各族自治情況。朝鮮更是,將來都是大明百姓遷移過去,自然也得由朝廷直接管轄。”
“可是,陛下,遼東和朝鮮都遠離中原,交通不便,朝廷怕是有心無力”薛國觀直著脖子,繼續辯解道。
原本大明在遼東設都司,各族稱臣納貢,統治權,還是各自的部族頭人。之所以如此,是遼東局勢復雜,真要一個個征討征服也是不現實。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薛國觀所說得交通不便,窮山惡水,直接管轄的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