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鄭芝龍便轉頭看看身邊的兒子,如今已經是二十歲,個子都差不多高了,長得儀表堂堂。在所有的太子陪讀中,算是表現得不錯的一個。這一點,鄭芝龍是欣慰的。
不過他也覺察出來了,好像自己兒子對于農司陳子龍和開物司宋應星所講得內容,并沒有多少興趣。
這一點,鄭芝龍是有點不滿意的。那是皇上重視的東西,你就得學好了,要不然,萬一哪天皇上知道了,不喜歡你了怎么辦這年輕人啊,就是比較任性
反正還在等著進宮,鄭芝龍便開始隱晦地提點起兒子來。
鄭成功很聰明,一聽就知道他爹是在說什么,便有點抵觸地說道“爹,孩兒感覺那些東西沒什么用”
一聽這話,鄭芝龍不由得把眼睛一瞪道“沒什么用,皇上為何還讓兩位心腹大臣教導太子你用腦子想想,這個事情,到底有用沒用”
在他看來,其實根本不在所教授的內容有用沒用,而是皇上在意這個事情,那就是再沒用的東西,也會變得有用也就是說,不在意內容,而在意討皇上喜歡,這才是重點所在
不過很顯然,鄭成功沒有他爹這樣老于世故,聽到他爹的話之后,直著脖子辯解道“又不是只有孩兒這么認為的,太子也是這么想的,他親口對孩兒說過。授課之時,也有些抵觸了。”
“”聽到這話,鄭芝龍不由得愣了下。忽然之間,他有點明白了,為什么皇上才班師回京,就這么急著要親自授課,還這么大規模的讓這么多人去聽,搞不好就是和太子這態度有關系。
想想也是,其他人,皇上用得著在意么唯獨太子如何,皇上肯定是高度關注的。如此看來,今天皇上親自授課,很可能要訓太子,并且讓太子陪讀,以及太子陪讀的家長都看著,就是給警告。不得和太子一樣,一旦太子有這種苗頭,就要勸諫太子。
這么想著,鄭芝龍感覺自己已經領悟到了崇禎皇帝親自授課的用意所在,便沉下臉,訓了鄭成功幾句,而后語重心長地提醒他,雖然太子是將來的皇帝,可畢竟還只是太子。當今皇上英明神武,身體又一向康健,因此,首先要做的,是讓當今皇上滿意。
就比如說就這個事情,如果別人都有抵觸,和太子一個樣了。你為什么就不勸諫太子一二,哪怕有這個意思也行,如此一來,皇上聞之,必然會繼續對你刮目相看。
說了一大堆,鄭芝龍嘆了口氣說道“你能成為太子陪讀,鄭家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雖然皇上以后還會倚重于爹,可你自己也不能當扶不起的阿斗,爹可不希望,你這一輩子都是爹在庇護你”
在他看來,是他明確服從崇禎皇帝的調遣,答應了崇禎皇帝領著艦隊北上,并且還把每年收到的保護銀子,分了一半給朝廷,為朝廷一直購買南洋糧食等等事情,作為回報之一,崇禎皇帝才如此看重自己的兒子,不但給兒子賜名,還讓兒子成為太子陪讀等等。
不可否認,確實有這些原因所在。但是,鄭成功原本歷史上的功勞,其實也是有相當一部分原因的。要不然,崇禎皇帝也不會給鄭森改名為鄭成功了。
聽他這么一訓,鄭成功的臉頓時漲得通紅。只要是個有志氣的,誰愿意被人說是扶不起的阿斗
此時的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爹看看,將來他到底是靠爹還是靠自己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