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站了一會之后,他便立刻轉身,同時說道“走,下去看看”
不知道為什么,他心中就有一種沖動,就想著去問問,皇上又沒有強制要求,他們為什么愿意借出糧食
不一會,就到了樓下大街上。此時,街道兩邊原本就有不少人旁觀的。在小車的隊伍成為大街上送糧隊伍的主流之后,很多人就如同崇禎皇帝一般跑出來看熱鬧,這人就更多了。
不過崇禎皇帝倒不用擔心沒位置看,自有便衣的廠衛把位置給擠出來,讓崇禎皇帝有理想的位置可以看著這一切。
當崇禎皇帝來到大街上之后,剛好有一家三口的獨輪車,就在他邊上停下休息,一個個都是滿頭大汗的,推車的一家之主在給他的媳婦兒子說道“馬上就到了”
看到這個,崇禎皇帝便稍微向前走了兩步,靠近他們,然后便帶著一絲好奇問道“你們怎么也借糧食給朝廷了”
聽到這話,這一家三口都聞聲看了過來。他們并不認識崇禎皇帝,只是以為是一個富家老爺,因此,那名推車的漢子便笑著說道“皇上不是貼布告了么,說打建虜正是好時候,就是差糧食而已。這不,被以前缺糧給嚇的,平時就積存了一點糧食,就送過來給朝廷打建虜用了”
這個回答,崇禎皇帝已經想到了,他就進一步問道“難道你們不擔心朝廷有借無還么看你們的樣子,家里應該也不富裕吧”
“呵呵,皇上貼出的告示,我們不信皇上還信誰”這漢子笑著回了一句,頓了頓之后,他又看著崇禎皇帝補充道,“而且,就算不還也沒什么。糧食沒了再辛苦點賺了就是,但是打建虜的機會,可不能錯過了。”
“我姥爺和大舅一家全都被建虜殺了。”邊上的小孩忽然開口也對崇禎皇帝說道,“我爹說了,我家沒辦法去遼東殺建虜,但如今皇上給了機會,能為殺建虜出點力,糧食沒了算什么”
“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他娘聽到,訓了他一句,不過她的臉上,并沒有不高興的神態,甚至看到崇禎皇帝看過去時,還點了點頭。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很感慨。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個道理吧
聽到他們這邊的對話,另外一家父子兩人也停在他們邊上休息下,同時擦著汗插嘴說道“可不是,我們沒法去打建虜,這捐點糧食打建虜,也總算盡了我們的一份心意”
看到這個比較熱鬧,其他人也有過來圍觀的,聽到對話,也都跟著說話了。
“對啊,朝廷布告上都說了,如今建虜正是半死不活的時候,最好打了。不趁著這個機會出兵,朝廷官軍就會死好多的”
“皇上說了這是暫時借糧,等南方的糧食運到了,就會還的,那還怕什么,皇上說話可從來沒有不算話的”
“其實,就算不還了又怎么樣,至少能為打建虜盡一份力,也沒什么的。”
“”
就這么的,議論紛紛的,崇禎皇帝聽著,不由得很是感動。
他們的理由很樸實,可真能這樣做的,又能有多少。環目四顧,可有看到多少讀書人多少達官貴人他們的覺悟,可有普通百姓這么高
大明的百姓如此,那大明何愁不能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