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俄爾岱想到盛京那邊在急切盼望著他這邊的援軍,就只好轉頭看向隨倭軍回來的范文程,目露求救之意。
不管怎么樣,這范文程的鬼點子多,說不定會有辦法也不一定ii
范文程看到他看過去,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可是,他轉頭看看那個嚴肅了臉的矮子,便微微搖頭,并沒有說話。
這讓英俄爾岱見了,不由得很是生氣。正要用他的時候,卻不出力,這是什么態度該不會是覺得倭國比大清強大,就去抱倭國的大腿了吧
他正想著,卻見范文程在給他眨眼,微微示意,似乎是想避開倭人,單獨說話。
于是,他就找了個理由離開。只是一會后,果然見到范文程過來了,他就連忙急問道“你剛才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聽了,略微皺了眉頭說道“大人剛到,就迫不及待地去找老中大人,是不是遼東局勢危急”
“如若不是,你以為我不知道盟約如何啊”英俄爾岱聽了,忍不住沒好氣地說道,“攝政王的獨生格格也給倭國這邊了,也能證明大清的誠意。如今有更好戰機出現,就算和盟約不同,又有什么關系”ii
聽到這話,范文程沉吟片刻之后便說道“大人,實話說了吧,倭國這邊,就下官猜測,是絕對不會出兵的。此時的他們,都是志得意滿,更認為我大清和明國打得兩敗俱傷才好。要不然,當初在盟約里面也不會要求我大清抵抗陸路明軍兩年這個期限。”
“那怎么辦”英俄爾岱其實也猜到了,連忙咨詢道。
范文程顯然想過,馬上就給出建議道“第一,只有倭國認識到,少我們大清軍力,單靠他們倭國是沒法打贏明軍時,他們才會重視我大清。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或者有這個自知之明。可如今剛登陸朝鮮,一帆風順之下,會忽視我大清也在情理之中。”
說到這里,他看著英俄爾岱,非常懇切地說道“如今這種局勢下,下官以為,我大清絕對不能和明軍硬碰硬,要是有必要,棄了盛京也是可以考慮的。如此,不但能讓我大清軍隊更快得到倭國的糧草物資,也能延長明軍的糧草供應,可謂一舉二得。只要最終能打敗明軍,盛京遲早還是能拿回來的。”ii
聽到這話,英俄爾岱不由得點了點頭,他的思想,倒沒那么固執的。他不得不承認,范文程所想,確實是個辦法來的。
不過最終他還是搖搖頭說道“怕是來不及了。這個時候,明國怕是要打遼陽了,也不知道能堅持多少天。就怕我趕回去的話,明軍已經包圍了盛京。”
說到這里,他又是一嘆道“再者說了,從盛京撤出,怕是會讓攝政王殿下的聲譽大損殿下的壓力也會很大,能不能同意也未可知”
“肯定可以的”范文程基于他對多爾袞的了解,離開便用很自信地語氣說道,“到時候再提醒攝政王殿下,可以禍水東引,明軍找不到我大清主力,無法進行決戰的,只要透露足夠的倭軍消息,甚至再夸張一些,說不定明軍就會入朝和倭軍開戰。等到那個時候,我大清軍隊再伺機而動,就大有可為了。”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