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龍聽都沒聽完,就立刻打斷他說道“明軍從北航道進臺江了,你立刻帶領五百軍卒,前去阻擊明軍登陸,千萬不能讓明軍截斷了我們和赤嵌城的聯系。要是事不可為,就接應赤嵌城的描難實叮所部回來。”
貝德爾一聽,額頭立刻就冒汗了。沒想到不止是眼前的麻煩,原來還有更大的麻煩在等著他。
于是,他連忙答應一聲,就立刻點了五百荷蘭鬼子,就匆匆出城而去。
不要認為荷蘭鬼子狂妄,一直以來,在他們的印象中,東方人就只會仗著他們人多而已。平時他們都有一個認識,就是二十五個東方人合在一起也比不過一個荷蘭人。因此,派出了五百軍隊,就想著應該能打一打了。
在鄭成功的計劃中,就是兵分兩路,一路,大概一百艘戰船,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大員港外面,吸引紅夷的注意另外一路,大概兩百艘戰船,也就是主力趁著漲潮的機會,從鹿耳門進入臺江,截斷紅夷的互為犄角之勢,以達到各個擊破之目標。
不得不說,明軍這么大規模的進攻,不管怎么隱瞞都是瞞不過的。不但會被紅夷發現,也會被臺灣百姓發現。當然,這發現之后的心情就完全是兩回事了。
在臺江鹿耳門這邊有出沒的臺灣百姓,突然看到大規模的大明戰船駛入北江,并且有很多明軍將士從船上下來,登陸上岸,一看這個架勢,就是再笨的人,也知道明軍是來干什么的了。
于是,看到明軍道來的臺灣百姓,紛紛大喜過望,立刻狂奔而回,要把這個好消息帶回去給所有人知道。
而荷蘭軍隊上尉貝德爾領軍匆忙出了城,轉過一座小山,就看到了臺江上的無數大明旗幟,頓時,那冷汗就刷刷刷的下來了。形勢之緊張,是他這輩子遇到以來最為兇險的一次。
他連忙下令他的手下,以十二人為一排,疏開戰斗隊形放排槍,同時逼近上岸的明軍,企圖把明軍給趕回船上去。
按照他對東方土著的經驗,只要逼過去之后放上幾輪排槍,東方土著必定崩潰。
因此,他手握指揮刀,大聲喊話,鼓舞著他的手下要勇敢,只要靠近放槍,這些東方人必定會潰逃的。
他們的出現,明軍那邊自然也看到了。應對的法子,卻和原本歷史上有了很大的區別。
在原本的歷史上,前鎮將領陳澤率大部兵力從正面迎擊,另派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敵軍側后,夾擊荷蘭軍隊,從而取得勝利。
不過在這個位面,他們的統帥,是在京師待了好些年的鄭成功。要說對火器的熟悉程度,鄭成功自然是非常熟悉了。并且,他也知道火槍的優劣所在,而建虜對付明軍火槍的方法,確實是不錯的。因此,鄭成功在做計劃的時候,自然順手就借用了過來。
只見上岸的明軍并沒有立刻迎向荷蘭軍隊,反而是在岸邊進行集結,而后又從身后的船上運下東西,立刻組裝了起來。
而貝德爾這邊,正在保持著隊形前進著時,忽然看到明軍在搞什么動作,等看清楚之后,他立刻明白過來,這是干什么用的,頓時就有點傻眼了。,,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