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種情況,崇禎皇帝當然是鼓勵的,當即給下賞銀。
有錦衣衛在身邊,到底是不是洞吾奸細,也能很快審問出來。
讓這些洞吾斥候慶幸的是,他們不得已招認了身份之后,那些審訊的錦衣衛沒有再為難他們,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他們洞吾王是萬惡之源,大明皇帝興正義之師前來討伐,必定會滅了洞吾。讓他們這些尋常兵卒不要陪著洞吾王一起死。然后然后就沒然后了,他們每個人還給了干糧,把他們放出了漢龍關。
說真的,當這些洞吾斥候站在漢龍關外,再回首錦旗飄揚的漢龍關時,他們都還以為是在做夢
一般來說,他們這些斥候要是被敵人抓到,不是被斬首就是被羞辱,反正就不會有好下場。可是這一次,卻是個例外
這些洞吾斥候中,有的人不由得心生感激,就感覺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國,具備仁慈之心,沒有為難他們這些底層軍卒。可也有的人,卻是嘲笑大明,就這么說幾句,就指望他們叛變,那是多幼稚的行為真要這樣的話,那還打什么仗
反正不管他們怎么想,他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其實他們的身上多了一樣東西,就是崇禎皇帝遠望他們的時候,順便賞給他們的竊聽種子。普通斥候都是丙級竊聽種子,斥候頭目是乙級竊聽種子。
另外,崇禎皇帝在這邊駐扎等候的這段時間內,大明夜不收其實也有入洞吾抓活口的,抓到之后帶回來,如果覺得有價值,也會被崇禎皇帝賞賜丙級竊聽種子。
只有散布出去足夠多的竊聽種子,讓崇禎皇帝覺得夠安全了,他才會下旨出關。而這,就是他在漢龍關停留的最根本原因。
如此一來,平達力那邊就焦慮了。左等右等的,就是等不來明軍,他這邊,都已經準備好了,為什么明軍還不來
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哪怕是未來的洞吾王,這壓力也大起來了。不過幸虧他隆王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不但再次嚴旨各地必須聽從平達力的調遣指揮之外,還給他送來了第一批軍糧。
至于增援的兵力,他隆王也有交代,如果他這邊一旦打起來,兵力不夠的話,會很快給他派來援軍。
時間很快進入崇禎十九年四月底,眼看著就要到五月了。
洞吾的天氣,雨季大略是六到十月,熱季普通是二月底開始一直到月底,涼季是十一月至次年的二月。
如果要攻打洞吾,最好的時間是洞吾的涼爽季節,也就是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可這個時間點,崇禎皇帝不是正在趕來云南的路上,就是在云南打仗,根本趕不及攻打洞吾。
炎熱季節確實難熬,至少在明軍中有不少北方戰事熱得生病,最終不得不退回昆明。可要是雨季到來,道路原本就難走,再變得泥濘,山洪,泥石流,那攻打洞吾就真得會變得非常地困難。
為此,崇禎皇帝感覺竊聽種子也放得差不多了,便下旨召開軍議,正式準備攻打洞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