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戰后,到底對其他逆賊是戰是和,還不是看鄭梉回頭怎么想了。
在這大的想法定了之后,士氣似乎也已經起來了,大殿內不再像之前一樣死氣沉沉,發言的人,明顯多了不少。
就見一名武將出列奏道“丞相,我大黎國可不是洞吾,不但兵精糧足,且有丞相帶著,定能打敗驕兵必敗的明國皇帝”
這個拍馬屁的嫌疑很大,另外緊跟著出來說好的武將,倒是說了一點實在的,只聽他奏道“明國所依仗的,不過是火炮火器而已。我大黎國有紅夷相助,在火炮火器上,同樣不弱于明國。此戰,未必不能勝之也”
一聽這話,不少人的精神頓時又是一振,紛紛附和了起來。
“對,明國最厲害的火炮,還都是從西夷那里買的,紅夷大炮,如今我們也有”
“明軍的火炮能打得準么我們的火炮可是有紅夷親自放炮的,到時候,準能轟得明軍屁滾尿流”
“”
大殿內,一眾人等,越說越有信心起來,感覺明國皇帝的御駕親征,不再是那么地不可戰勝。
黎真宗坐在御座上,看著這一切,臉上還是那么平淡,就好像眼前的這一切,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事實上,好像也確實如此,他就是鄭梉擺在明面上的一座泥菩薩而已。
在這些熱議之中,也有一些文官看到了一些隱憂,便也給鄭梉稟告了。
“丞相,國內不少刁民相信了明國皇帝的謠言,想著學云南那邊一樣能分到田地。此事,不可不防啊”
“是啊,丞相,軍中也有流言,說明國皇帝會善待他們。此事務必慎重,以防戰時有變。”
“丞相,下官聽聞,明國皇帝征討云南土司時,就用了這策反一招,導致那些土司的手下,臨陣反叛,才被明國皇帝輕易勝之”
“”
聽到這些建議,事實上,鄭梉自然也收到了類似的稟告,他也很頭疼的,因為明國皇帝的這一招不好破。
如果沒有云南那邊的事情,明國皇帝只是空口白話地說說而已,就沒有什么。關鍵是,明國皇帝在云南就是這么干的,有事實根據的。
所謂事實勝于雄辯,怎么破,,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