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阮那邊,因為他派出了世子,份量足夠,已經得到回復,同意了他提出的聯合起來應對明國皇帝御駕親征的建議,不日就將派全國之兵北上和鄭軍會合。不過他們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北朝所封阮主為王這個,要世襲罔替,地位和他清都王一樣。
只要黎真宗控制在手里,回頭等戰事打完了,就是再多的承諾,還不是想反悔就反悔。到時候,隨便找個錯處,再定他一個謀逆,也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情。
老奸巨猾的鄭梉,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阮福瀾的要求。
另外一邊,高平那邊的莫敬宇也回消息了,這邊倒是讓他有點出乎意料。
之所以明國皇帝說要到安南平叛,其根源就是高平的莫氏出賣了安南,用整個安南的名義把安南獻給了當時明國的嘉靖皇帝。按理來說,這種叛徒可能會通過這一層關系去討好明國皇帝。
畢竟高平的情況,又和他們這邊不一樣。明國皇帝并沒有當高平那邊是叛逆,而是說他治理無方而降罪。雖然不知道降什么罪,但總不可能砍頭吧
唯一能解釋的,是高平的莫敬宇貪圖榮華富貴,有一定的野心,不想因此被下獄,看到明國皇帝如此強勢囂張之后,就有了這個決定。
說實話,對于高平的兵力,鄭梉其實有點瞧不上的。要不是擔心進攻高平,最終會惹來明國的出兵,他再滅掉阮氏之前,早已先把高平給滅了。
如今明國皇帝已經要攻打安南,不過來勢洶洶,讓鄭梉的壓力太大,不得不先按下了這份心思,就想著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先干翻明國皇帝再說。
于是,他也就接納了莫敬宇的回復,先雙方修好,同樣以黎真宗的名義,封莫敬宇為王,一樣是世襲罔替。
就這樣,在大明強大的壓力下,安南這邊的勢力,包括莫敬宇的莫朝、后黎朝的南北兩方勢力,甚至還包括了荷蘭、葡萄牙這兩國西夷,都放下了彼此的成見,聯合起來統一對抗大明皇帝的御駕親征。
鄭梉這邊勢力所擁有的人口約200萬,而南邊的阮福瀾所控制人口約60到70萬。莫敬宇那邊則只有二十萬左右的人口。他們所出的軍隊,他們竭盡所能,也受制于他們所擁有的人口上限。
鄭梉這邊動員正規軍,也就是所謂的御林軍一共將近十五萬人。另外有500頭象,500條船。而阮福瀾那邊就只有五萬人馬,100頭象,沒有出水師。莫敬宇那邊也派出了最大的兵力,一共是兩萬人。
荷蘭那邊,巴達維亞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因此就只有在安南這邊的五百人左右,葡萄牙人則只有兩百人。他們兵力雖然不多,可都是火槍火炮。
就這么的,安南這邊一共集結了二十二萬人馬,還抽調了民夫,可以說,真正的傾國之兵來應對大明皇帝的這次御駕親征。
隨著這邊集結完畢,崇禎皇帝領軍也已經逼近了安南。
4242399534048372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網址,,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