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打下洞吾,是因為東吁王朝對大明有敵意,另外洞吾這邊,是大明能直接通往印度洋的最佳通道。為了今后的全球布局,一定是要打下來的。
安南其實也是,不說后世,就之前來說,也是對大明有敵意。另外,占領安南,就等于把大明的家門口真正地擴張到了南洋各國的門口。等之后驅逐南洋的西夷,把大明的勢力真正成為左右南洋做出了提前規劃,是一塊必須的跳板。
而有了洞吾和安南之后,其他地方,就已經不重要了。崇禎皇帝才不想花心思去攻打占領。如果只是拿來當殖民地,也是沒意思,還不如如今的宣慰使司,讓他們朝貢好了。
當然,這個朝貢是真正地朝貢,而不是他們隨便做個樣子,朝貢點東西,作為天朝上國的大明就賞賜幾倍價值的東西給他們。
如今大明是真正地強大,才不需要這樣的面子,作為大明的屬國,該怎么樣就應該怎么樣
另外,留著這些屬國在,也能讓大明和之貿易,并通過兩國百姓的對比,讓百姓們能有幸福的感覺,讓他們知道,成為大明百姓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因為,幸福,是比較出來的。
如今,索林那旺薩這么低姿態地示好,崇禎皇帝也不會伸手去打笑臉人,便夸獎了他一番之后,明確告訴他,自己沒有把老撾宣慰使司也改土歸流的意思,讓他好好干著。如果南洋那邊,有什么動靜,對大明不利什么的,就要盡大明屬國的責任等等。
對此,索林那旺薩不由得大喜,連連答應下來,拍著胸脯表示絕對沒有問題
之后,崇禎皇帝便讓他回去了。
不用說,索林那旺薩在河口覲見大明皇帝的時候,也見到了這邊的戰場,親眼見到了大明是如何把比他南掌還強大的安南勢力給屠得毫無還手之力,心中就份外慶幸,自己這一趟,是來對了。
要不然,大明皇帝指不定揮兵打南掌的話,根本就無從抵抗的
大明,實在太強大了
經過這么一個小插曲,崇禎皇帝才帶著已經趕回來的那些預定的安南官員,領軍浩浩蕩蕩地沿著洮江而下。最終在升龍府和盧象升所部會師。
升龍府之外,盧象升領著兩廣人馬并福建水師的將士,一起迎出十里之外,迎接皇上。
算算時間,崇禎皇帝還真是有幾年沒見過盧象升了。如今見到,崇禎皇帝感覺出來,似乎對自己又多了一份敬意,稍微一琢磨,這該是讓他回鄉省親的結果吧
對此,他也不以為意,當即笑著和盧象升聊起家常,問他家里情況怎么樣。果然,讓盧象升露出了更為感激之意,全都一一作答,表示很好。
隨后,崇禎皇帝又看到了鄭成功這個小子,恭恭敬敬地站在將領群中,便把他給點了出來,問了下有關臺灣的情況,把他輕松攻占臺灣的戰事夸了一遍。
可以說,在打了勝仗的背景下,君臣相見,那是份外地融洽。
隨后,崇禎皇帝自然要對安南這邊做出進一步的指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