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況,當然也被明軍夜不收偵知,便立刻稟告到了釜山這邊的孫傳庭側。
倭國人可能不清楚,對于大明來說,愛新覺羅這個詞,真不要太熟悉了。只是一聽,孫傳庭就知道,肯定是建虜余孽在作亂。
有一點,豪格沒有猜錯,孫傳庭之所以一直沒有出兵倭國,就是因為糧草問題。
遼東、朝鮮兩個省還沒有能力自給自足,因此,都要和軍糧一樣,全都從大明關內輸送。就算有運輸船輸送,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囤積完攻打倭國所需糧食的。
之前之所以派兵攻打了琉球國的薩摩藩倭軍,是因為大部分糧草物資由琉球國負擔了。不過琉球國被薩摩藩壓榨,本身又是一個物資奇缺的島國,供不起長久的戰事。由此,在琉球國的明軍也沒有趁勢攻上九州島。
但是,此時孫傳庭一聽倭國的情況,便斷然下令,整軍備戰。
在他看來,倭國要是被建虜余孽這么禍害了,那大明打下來還有什么用,人都沒了而且,也不能讓建虜余孽坐大,趕盡殺絕是必須的。雖然糧草物資并不足夠,可要是分階段打的話,總是可以的。
他手下的將領一聽要攻打倭國,那一個個也都是興奮的。有仗可打,那就意味著有軍功可立。封妻蔭子,封侯拜將,就全靠這了。
然而,讓孫傳庭萬萬想不到的是,他正要領軍跨海征討倭國的時候,崇禎皇帝的圣旨便到了。
這份旨意,是飛鴿傳書,而后再從遼東用快馬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
崇禎皇帝的旨意很簡單,嚴旨孫傳庭不得他的出兵旨意,就不要出兵倭國。倭國發生什么,都不要管,坐山觀虎斗便是。
說實話,孫傳庭是有點郁悶的。因為他來這之前,崇禎皇帝有交代過他,讓他視倭國情況臨機決斷,是允許他攻打倭國,滅了倭國的。
可如今的旨意卻又讓他按兵不動
如果換了原本的崇禎皇帝,到了后來都沒多少威信的,那說不定孫傳庭會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尊,然而,此時崇禎皇帝的威望,那是如日中天,誰敢抗旨
因此,孫傳庭雖然遺憾倭人會被建虜余孽殺光,讓他的戰績少很多份量,可最終,也只能遵從崇禎皇帝的旨意,先按兵不動,繼續坐看倭國風云了。
此時的崇禎皇帝,剛剛返回京師。,,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