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定睛一看,發現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藍天保和陳寶庭,不由得心中很是高興,當即點頭道“好,藍天保去宣慰司,令固始汗歸附。陳寶庭前去西部蒙古,令烏拉特部歸附。”
不管是出使西藏,還是新疆,都是萬里之遙,又是蠻荒之地,對中原人士來說,是個非常艱苦的差事。
但是,藍天保和陳寶庭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立刻請命,不得不說,在積極性方面,還是年輕人更多一些。
對于他們兩人出使,說實話,崇禎皇帝也比別的人更為放心。
如果出使的人不行,去了那邊,作福作威之下,就可能會搞得原本想歸附,和平解決的,都要變成兵戎相見。
而如果出使的人有能耐的話,去了那邊,就算那邊的人不想歸附,都能讓那邊的人改變主意而歸附。
藍天保和陳寶庭兩人,是崇禎皇帝親手教導出來,對于他們的心性和能耐,他心中當然是更有數一些,覺得他們兩人是不錯的。
因此,在看到藍天保和陳寶庭領旨之后,便收回了他們身上之前賞賜的丙級竊聽種子,換了兩顆甲級竊聽種子。
其他人對于這他們兩人的主動請纓,其實也是驚訝的。
按理來說,皇上一手培養出來的內侍,年紀輕輕就已經被皇帝任命為秉筆太監,如果沒有任何意外的話,再熬些經驗出來,絕對是內宮十二監里面的一把手。
然而,這兩人有這么正途大道不走,卻偏偏要主動請纓去蠻荒之地。萬一有個好歹的話,這前途性命都可能會丟的。可他們卻還是要去,不得不說,至少勇氣可嘉
經過這么一個插曲之后,崇禎皇帝重新用細棒在地圖上花了一個大圈,把兩個宣慰司和西部蒙古在內的大明國土都劃了進去,然后才掃視群臣說道“如今,大明疆域之廣,可有鞭長莫及之感至少朕覺得是有的,從京師發出的旨意,到大明的東南西北,費時費力,如果有什么事情發生,比如此次朕領軍親征云南,光是在路上都花費了不知道多少時間。因此”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并沒有馬上說下去。
曹化淳或者有感手下兩名秉筆太監都那么積極,雖然老胳膊老腿不可能出使,但發言還是可以積極一點,就見他立刻回奏道“陛下,太遠的地方,都是設置宣慰司,其實就有這個鞭長莫及,不好管的意思,因此,名義上歸我大明,令其朝貢,而當地事務,則由他們自己管轄。”
說到這里,他又立刻改口道“不過陛下要改宣慰司為朝廷直轄,奴婢以為,陛下當有解決這路途遙遠之困境,不如說出來讓奴婢開開眼界”
他這話,還真不是諷刺,而是他猜出了崇禎皇帝的圣意,故意挑了出來,讓崇禎皇帝能順勢說出來。這個事兒,就是他服侍皇帝的本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