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港口方向傳來騷動的聲音,以及聽到說好像是總督大人回來了,所有的明人都立刻緊張了起來。
對他們來說,眼前這一關到底是怎么過,很快就要見分曉了。
因為這個,不少人的心中不由得暗暗祈禱,希望總督大人是高高興興地回來。
明人的首領,也就是荷蘭總督所任命,替荷蘭管理明人的,叫甲必丹。這個甲必丹,實際上就是一個跑腿的人,替荷蘭人去收稅等雜事,如果有事情發生,審判權之類的,那是沒有的,一切都要聽荷蘭人的。
巴達維亞第一任甲必丹叫蘇鳴崗,年紀大了之后,曾想過落葉歸根,返回他的故鄉,福建同安縣。于是,他在崇禎九年辭職取道臺灣想回福建。
但是,他到了臺灣之后聽說福建大饑荒,且流賊遍地,便一直滯留臺灣,想等情況好了再回。結果一等就是三年,到崇禎十二年的時候,聽說建虜都殺到濟南府,把濟南都屠了,江南很快也要淪陷,便絕了回大明的想法,又返回了巴達維亞,最終在崇禎十七年病死異國他鄉。
如今這一任甲必丹,是蘇鳴崗的兒子蘇世貴。
在見到港口方向的動靜之后,就有明人對他說道“總督大人回來了,要不您快去看看情況怎么樣吧”
迫切想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這一點是任何時候人的共性。其他人聽到,也都紛紛附和。
蘇世貴自己也想知道總督大人到底順利與否,便點了點頭,就向港口方向而去。
此時,廣場柵欄側,原本領頭的荷蘭人,都已經擁去迎接總督了。而留下的倭人、土著等荷蘭的雇傭兵,也紛紛往那邊望著,想要了解情況。甚至其中一個倭人,還爬到了一個旗桿上去瞭望了下,然后回到同伙那在低聲說話。
蘇世貴快步到了柵欄側,不過他還沒說話,那些圍著說話的倭人、土著人群中,立刻就又一個倭人發現,當即對他厲聲喝道“干什么,給我回去”
要是平時,蘇世貴是甲必丹,作為荷蘭雇傭兵的倭人,對他也是客客氣氣的。然而此時,卻是惡言相向,讓蘇世貴心中嘆了口氣,形勢比人強,就沒有生氣,擠出笑容,指著港口說道“好像是總督大人回來了,我去迎接一下”
“滾”那倭人聽了,卻又是一聲冷喝道,“你是什么東西,自己沒有一點數么”
一聽這話,蘇世貴終于怒了,便收了笑容冷聲說道“先父是第一任甲必丹,我是第二任甲必丹,是總督閣下親自指定的。讓開”
聽到這話,那倭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似乎聽到一個非常好笑的笑話。邊上其他的倭人以及土著也跟著笑了起來。
他們那帶笑的臉上,有著無盡的嘲諷之意,笑得蘇世貴的臉色鐵青。
“讓開”不想再聽這些倭人嘲笑,蘇世貴冷著臉又要求道。
“呸”那倭人聽了,收了嘲笑,一口口水便往蘇世貴吐了過來。
蘇世貴雖然躲了下,可還是被那倭人的口水吐中了他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