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從大明這里能獲取最大的貿易好處,南洋這邊都處于大明的勢力范圍,那對于葡萄牙往返歐洲,至少在南洋這邊有個保障,便再沒有異議了。
南洋這邊的事情,算是基本平定了。大明一次出兵,就把西班牙連同荷蘭人一起收拾了,還占了呂宋和兩個最重要的海峽。
當然了,還留有一點首尾沒有處理。
比如說,原荷蘭巴達維亞總督安東尼,承諾時間過后,還沒有把他緝拿歸案。據說是逃往中東地區的霍爾木茲海峽那邊了,最終是不是逃回荷蘭,這個就不知道了。
提起這個霍爾木茲海峽,就又是葡萄牙人的心酸史了。在天啟五年的時候,荷蘭人聯合英國人從葡萄牙人的手中,奪走了這霍爾木茲海峽。
還有,西班牙的菲洛特為首的兩艘戰艦僥幸避開了馬尼拉之戰,知道呂宋被明軍占領之后,就立刻從臺灣那邊逃竄。途經臺灣的時候,還上岸搶劫殺人,補充了物資,然后逃往倭國方向,很可能是要橫渡太平洋,逃往美洲那邊去。
這兩個事情,最終都上報到了已經移駕到廣州的崇禎皇帝這里。為此,崇禎皇帝又連發兩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針對荷蘭安東尼這個逃犯的。下旨給洞吾巡撫閻應元,讓他在洞吾的印度洋海岸邊擇一港口修建造船廠,準備組建大明新的海軍基地。
第二道圣旨,是對西班牙菲洛特的追殺旨意。崇禎皇帝說過,對于屠殺大明百姓的兇手,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追殺到底的。因此,攻占倭國的旨意正式下達。
一方面是倭國久有覬覦大明之心,留不得,要滅掉;另外一方面,大明要以倭國島嶼為基礎,跨越太平洋,繼續追殺西班牙人。
這兩道旨意,可以說是對崇禎皇帝在發起呂宋戰事之前那道明示天下旨意的補充和后續,讓所有人都知道,當初崇禎皇帝所說得那些話,絕非戲言“呂宋西夷伙同當地土著屠殺大明百姓四次,不管男女老幼都沒放過,此等惡行,人神共憤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別當朕是泥捏的,敢對我大明百姓下手,朕就以牙還牙,呂宋就是例子雖天涯海角,朕都絕不饒過朕之誓言,天地可鑒”
言出必行,這個崇禎皇帝的標簽,就再次得到了強調,讓所有人都明白,一定要重視崇禎皇帝的話。對此,自然有助于提升崇禎皇帝在國內、夷國的威望。
不說老百姓對此又是什么看法,崇禎皇帝此時,卻是沒再關注,他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國內建設上。
剛剛滿載了大明貨物回去的葡萄牙艦隊,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時候,自然是帶來了大明所需要的東西書籍,人才;
這個時候,歐洲正是三十年戰爭的末期,這個長時間持續的戰爭,殺死了歐洲將近一半的人口。可以說,這么長時間的戰亂之下,如果有可以逃離的地方,不想打仗就當然是想逃的。
因此,葡萄牙人替大明一招攬,報名的人不要太多,又經過葡萄牙國王親自挑選之后,剩下的人,如今就站到了崇禎皇帝的面前。,,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