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站出來的,是一個有不少白頭發的歐洲人,神態間,對于崇禎皇帝明顯更為恭敬。先是自我介紹,然后便介紹起他所擅長的領域。
德扎格,法國人,經歷比較豐富,當過軍事工程師和建筑師,最有成就的是在射影幾何方面的學問。早年曾出版過論透視截線,對透視問題開始有所論述,提出兩個三角形透視的定理。剛在前幾年的時候,出版過射影幾何理論的奠基作試圖處理圓錐與平面相交情形的文稿。
這個人,比起費馬的名氣就小多了。不但是他所創立的射影幾何不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的論文中,借用了許多植物學術語,使人不易理解。這也是他聽到說遠東的大明帝國招攬人才,便下了決心跑來大明了。
要一直到1845年,數學史家沙勒偶然發現試圖處理圓錐與平面相交情形的文稿的手抄本後經過宣傳,才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最終,該書被列為純粹幾何的經典著作之一。
此時,他在那侃侃而談,說真的,崇禎皇帝也是聽得有點頭疼。雖然他有后世的學識為基礎,能聽懂一些,可很多地方,他不知道哪個名詞是什么意思
不過,對于這些,崇禎皇帝還是很有耐心的。雖然他們不是大明人,至少眼前還不是,可他們在科學上的探索精神,還是值得敬佩的。更不用說,這個歐洲人當過軍事工程師以及建筑師,這個履歷也讓他非常感興趣。
對于德扎格的學問,其他歐洲人其實也是不怎么明白的,但好歹人家出版過書籍,也沒人能質疑否定他,因此他也就成為三個最有學問的人之一了。
此時,聽到他又在講那些干澀難懂的東西,看到大明皇帝臉上不時皺眉深思的樣子,他們就不由得心中樂呵,這下難倒這位大明皇帝了吧
一直到午時時分,可能德扎格餓了,便終于結束了他的講述。
崇禎皇帝聽到下面不少人的肚子都在咕咕響,而且方正化也在提醒他該用膳了。
于是,他便下旨,招待這些歐洲人,一邊吃,一邊繼續聊。
和以往有點不同的是,這次的招待是自助餐的形勢,讓這些歐洲人自己選擇喜歡的食物吃,而他自己,當然不可能和這些歐洲人一起了。
這自助餐是設在大堂外面的庭院里,崇禎皇帝在大堂內用膳,費馬和德扎格已經面試過的,則允許在堂下用餐,其他人則都在庭院中,未得允許,門口的錦衣衛不會放他們過來的。
這種區別對待,也能體現出經過面試與否的區別。
讓德扎格沒有想到的是,崇禎皇帝簡單吃了一點之后,就開始向他提問了,問得是他所講述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