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蒸汽機在船上的應用了,這個比在車上應用更有難度。不過這個難度也是相對的,直接上螺旋槳是難度不小,但是,用蒸汽機驅動明輪卻不困難。明輪的船,在大明開國初年就已經有過的,船匠們也知道怎么做。
不過根據前期試驗的結果,這個明輪船雖然比起以前的船要好不少,但缺點也比較明顯。
第一,明輪船的結構比較笨重,特別是遇到風浪,明輪葉片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使船舶不能穩定航行。當然,這一點,在內河上航行的話,遇到這種情況的次數會少一些。就算有,也不算是問題。畢竟能有這么大的風浪,以前的那種船也一樣會有問題的。
第二個問題,是明輪的葉片使用時易損壞。明輪轉動時有一半葉在空中轉動,不僅增加了船的寬度和航行時的阻力,而且當它在碼頭上停靠時,與兩旁的輪船很容易發生碰撞,既影響自己的安全行駛,也存在著擦傷別的輪船的可能性。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如果水草一類的纏繞物絞住明輪的葉片或軸,明輪就有失去轉動的可能,這種問題就比較致命了。
正是因為明輪有這么多缺點,大明早年就有的明輪,就沒有推廣使用。當然了,如今用蒸汽動力替換了原本的人力踩踏這種方式,是能讓蒸汽明輪得以重見天日,有使用的好處。
對此,崇禎皇帝也沒有因噎廢食,當即下旨,蒸汽明輪船繼續建造,可以在京行大運河,以及黃河長江的部分航段進行運用。同時,也試著建造海上的明輪看看。
另外,蒸汽驅動的螺旋槳船,也不能中斷試驗,有困難克服困難,一定要把螺旋槳船給打造出來。
為此,崇禎皇帝還了不少建議給他們參考,畢竟有后世的見識在,而且好歹是大學畢業,學過的東西多,有些原理也是知道的,總能說上一說。
才視察完了這些,大年三十就到了。
崇禎皇帝也就給自己放了假,好好地過個年再說。
至于崇禎二十一年的計劃,他打算專注內政,不打算再擴張。至少南洋還需要穩固,洞吾的造船廠也不可能那么快建好;西北那邊,也要給洪承疇時間去整編,不可能馬上西征。
當然了,這個不擴張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說,倭國。崇禎皇帝通過豪格身上的竊聽種子知道,這個“神級密探”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把倭國已經鬧騰地不行。
沒錯,此時的豪格,正在經歷人生三大喜事之一。
。,,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