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種情況,他只有向“出氣包”問情況,畢竟明人還是更懂明人一點。
鮑承先身上的傷就沒好過,就算快好了又會被豪格給打出新傷,聽到豪格問話,就只能忍著痛回答道“主子,這可能和大明皇帝有關系”
“什么”豪格一聽,頓時大驚失色道,“你是說,明國皇帝來倭國了”
如果明國皇帝來倭國了的話,那說明明國要在倭國搞大事。而這個大事,不外乎是攻占整個倭國,那他豪格怎么辦
對上沒有明國皇帝的明軍,就已經是無能為力了,再加上那個滅了盛京的明國皇帝,那不是十死無生了么
“不是,主子”鮑承先見他怕成這個樣子,心中其實也可以理解,就連忙解釋道,“奴才的意思,明軍的這動作,很可能是出于明國皇帝的旨意,概因奴才觀明國皇帝之前的用兵之道,很是珍惜明軍軍卒,不想明軍軍卒死傷過多。”
看到豪格聽到他這話之后松了口氣的樣子,鮑承先也跟著心中松了口氣,只要豪格心情好,他就能少一頓打,于是,就連忙接著解釋道“明軍趁著德川幕府軍全力攻打我軍,而江戶兵力空虛時偷襲攻占,就是明軍損失最小的打仗方式。而如果明軍繼續占領江戶的話,就會面臨德川幕府軍的拼死反撲,這肯定會讓明軍損失更多的兵力,因此,明軍退走,就是不想損失過多兵力。”
頓了頓,鮑承先接著說道“明國在倭國的統帥孫傳庭,可不會太在乎這些。如果他自己能做主,這江戶既然被他吃進去了就斷然不會再吐出來的。上次京都淪陷,也是同樣道理。孫傳庭必然會不計傷亡,占據京都,再前后夾擊,伏擊從德山返回的我們”
豪格聽懂了,原來這一切都是明國皇帝在操縱。
一個富有四海的皇帝,人口更是數不清的,竟然還如此吝嗇明軍軍卒,這得多沒見識要自己是明國皇帝的話,早就打下倭國,那還有那么多墨跡
想到這里,豪格不由得狠狠地鄙視了一把遠在京師的明國皇帝哼,婦人之仁
他卻不知道,崇禎皇帝之所以這樣做,婦人之仁是有,可更多的,卻是以整個世界為棋局在下棋,又豈是在意一個小小倭國的事情而已
如果太早打下倭國,明軍的損失必然不會小,將來用于他處作戰的老兵就會少;還有,倭國也會成為大明的累贅之一,至少短時間內,不可能產出什么。如果讓倭國各方勢力互相多耗一些,那回頭大明占領了倭國之后,不但能讓深受戰爭之苦的倭人百姓對大明感恩戴德,更能減少負擔來穩固在倭國的統治。
再說了,此時崇禎皇帝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內政上,對外而言,天山更是他關注的重點,因為那邊不確定的事情更多。而倭國遲早是大明碗里的肉,遲早要吃掉,也不用急在一時。
所以說,格局不一樣,想法就會不一樣,以豪格之能,最多是關注倭國這么一塊海島而已,覺得他比崇禎皇帝要做得更好,只能說是井底之蛙而已
不管怎么樣,如今這個局勢,又能讓他緩上一口氣,這讓他很是欣喜,便一圈打在鮑承先的肩膀上,高興地說道“你這個明狗,腦子還真好使,打死你都可惜了”
沒想到豪格高興也打,還打得鮑承先齜牙咧嘴,但最終,他卻還是得忍痛回道“主子過獎了,奴才不及主子聰明之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