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五千余騎,轟隆隆地前進,聲勢不可謂不浩大。
可是,眼看著離天山越來越近,離事先預定好的目標越來越近,但前鋒夜不收卻沒碰到一個準葛爾部的哨探,甚至連一個游牧的人都看不到,這消息傳回來之后,雖然皇上以前神機妙算,他們也難免有懷疑了。
一般來說,如果準葛爾部真得躲藏在附近的話,就絕對會在外圍派有哨探,以免被明軍殺到眼前而不知道。
從哈密之戰來看,準葛爾部極其狡猾,他們的頭目絕對不可能想不到這點,不會忘記派哨探的。然而,這里就是沒有,那就是說,這里基本上不可能有準葛爾部躲藏的可能性
不過他們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而已,不管是那些將領還是洪承疇,都不敢去質疑皇上的判斷。
這一日,大軍終于到達了一處預選的山谷外圍,大軍擺開,夜不收開搜山谷。
在山谷的外圍,嚴陣以待的明軍都在心中好奇,準葛爾部到底真得會不會在這里
在此期間,洪承疇還不時轉頭看看崇禎皇帝的側影,見他很是淡定的樣子,心中不由得自我否定起來該不會準葛爾部真得躲在這里吧
然而,進入山谷的明軍將士很快發出信號,說沒有發現準葛爾部,只找到了一些躲在這里的和碩特部的牧民。
崇禎皇帝聽了,只是淡淡地說了聲“下一處山谷”
說完之后,便一勒韁繩,驅馬先走了。
大軍開始奔赴下一處山谷,結果一路上還是沒有遇到任何準葛爾部的哨探,這讓洪承疇和其他將領忍不住又開始擔心,別是又沒有吧
果然,這第二處山谷也還是沒有。
洪承疇見此,在去第三處山谷的陸上,便婉轉地提醒崇禎皇帝道“陛下,微臣看哈密一戰,這準葛爾部奴酋之狡猾,實屬罕見。此等叛逆,最是不好對付,要不,微臣領萬騎兜遠點,如果遇上了準葛爾部哨探,就更有把握查獲其躲藏之地”
他沒有明著說崇禎皇帝圈起來的山谷不會有準葛爾部,但通過提醒皇上說準葛爾部突襲哈密之戰的狡猾,還有這里連準葛爾部哨探都沒有,那肯定離準葛爾部躲藏之地很遠。
崇禎皇帝什么人,豈會聽不出他的意思,看著他,只是微微一笑道“洪卿稍安勿躁,還有四處山谷探查,且看著便是”
言語之間,充滿了自信。
事實上也是,不自信都不行,是準葛爾部汗王巴圖爾琿親代,要把哨探全部收回去,就只是躲在山谷內,減少被明軍循跡而來的可能。
此時,雖然巴爾圖已經不在巴圖爾琿的身邊,但根據巴爾圖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反饋的信息,還有從哈密釋放的準葛爾部哨探俘虜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反饋的信息,都證明準葛爾部依舊縮在山谷內,正在折磨那些還不肯降伏的其他部族。
此時,洪承疇見崇禎皇帝還是那么自信,便沒有再勸諫了。身為人臣,他是沒有死諫的覺悟,已有過提醒就盡到了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