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已經下旨,大軍又要出征了,這一次可是又要打下一個和我們大明如今這么大的疆土”
“這也太大了吧,皇上還管得過來么”
“還真別說,你們不知道么所有宗藩,目前郡王以上的,都要來京師。據說打下那些疆土,就和他們有關”
“不是吧,怎么聽說是和佛郎機人有關呢”
“誰說的,是建虜余孽逃去了那邊,還有呂宋的西班牙人,也逃回那邊了,因此皇上才下旨追擊的。你以為雖遠必誅是鬧著玩的么”
“”
隨著時間的過去,各地的藩王紛紛出現在京師,消息面,就明朗了。
第一,佛郎機國公主嫁給太子做側妃,嫁妝是有兩處疆土;
第二,朝廷確實要跨洋攻打那塊叫做美洲的地方,用來分封愿意去的大明藩王。據說,是當今皇子第一個響應要去美洲當真正有實權的藩王。
第三,跨洋出征,追剿建虜余孽沒錯,誅殺西班牙人也是真的。
在這三個大消息之后,便是有關美洲的傳說。
疆域寬廣就不說了,金山銀山也有不少,西班牙人更是一船船地往他們國內運金銀珠寶。還有很多大明沒有的特產,據說皇上都下旨,一定要帶回來的,絕對是好東西。
一時之間,大明百姓的茶余飯后,就全是有關美洲的話題。
軍隊中,渴望立軍功的將士,紛紛請戰,想要立功。而當今皇子,包括各路不甘心降爵的藩王,比如唐王之類的,就都開始招兵買馬,準備去新的地方建國。
總之,大明比起以往來說,就更是熱鬧了。
在這些熱鬧聲中,反而有些事情就不被人關注了。
比如,崇禎皇帝下旨,抽調大明南部海軍主力前往小西洋,也就是印度洋,重新命名為大明西部海軍,總兵還是鄭成功。任命張煌言為洞吾巡撫,而原洞吾巡撫閻應元為洞吾總督,兼任西部海軍巡撫,轄科倫坡和孟買兩地,總督府設在科倫坡。
盧象升調回京師任兵部尚書,當然,加銜是免不了的。而楊廷麟接替盧象升調去了南洋。另外,李定國調去孟買當總兵。
不用說,崇禎皇帝這么做,就是為出兵中東在做準備。之所以讓閻應元來主管,主要是盧象升年紀大了,且一直南征北戰的,也該好好歇息下了。
說起來,孫傳庭和洪承疇的年齡比盧象升更大,馬上都快要六十的人了。但洪承疇鎮守天山,沒有一點厭倦,動不動就領兵給人好看;而孫傳庭則更是積極上書,要求發揮余熱,為大明繼續開疆拓土,也就是前往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