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南亞這邊地方來說,錫蘭只是崇禎皇帝把大明勢力伸向中東,征服中東的一個跳板而已。因此,這個跳板要穩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里當大明直轄地經營,而不是簡單掠奪的殖民地。
有了錫蘭可以作為海軍基地進行中轉,大明的勢力就可以從海上從容不迫地征討中東地區。當然,孟買那邊也是一個點。不過這個時候的孟買,其實壓根就沒怎么開發,人口基礎什么的,都不具備成為大明一個重要城市的點,遠不如錫蘭這邊。
而要做到讓拉杰辛赫二世擔心的這點,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力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對于錫蘭百姓的稅收是要五年之后才有。在這之前,那是需要國內,至少是洞吾地區物資的支援。
好在大明海軍控制了錫蘭之后,國內的商人很快就會跑到這里來貿易,至少肉桂就對他們很有吸引力。向他們收取商稅,也能夠彌補一部分軍費之用。
另外,錫蘭的寶石等礦產,那是屬于朝廷的。采挖這些,也能用于錫蘭海軍的軍費開支。
此時的拉杰辛赫二世,份外的懷念葡萄牙人。如果上天再給他一個選擇,他絕對愿意葡萄牙人繼續待在這里,至少那樣一來,他還能有來有往的打上幾個回合。
可是,如今面對明軍,他壓根就沒有一點辦法,不要說出去打仗了,嚴守關卡都有點力不從心了。不但那些賤民逃亡太多,就連軍隊中的那些底層軍卒,也紛紛在往外逃。
這種情況下,這個仗怎么打
總不能讓那些貴族什么的去打吧,他們一共才幾個人
面對這種情況,拉杰辛赫二世真得是絕望了其實不止是他,包括他手下那些貴族都是。因為只要是人,都能看到明軍的這個招數,他們壓根就不會有還手之力。
就算他們改變策略,對那些賤民很好,把田地財產什么的都吐出來給那些賤民,就算他們愿意,又能挽留多少人心
誰都不傻,明軍的實力那么強大,就算那些賤民不再流失,又怎么可能抵抗得了明軍的進攻
完了,完了,全完了。
基于對未來的絕望,有些錫蘭土著中的貴族們,終于往瘋了的狀況發展,開始隨心所欲,酒池肉林,趁著還能享樂一下,就放開一切地享樂了。
康提王國中的秩序,也在這樣的氣氛中慢慢地崩潰。很多人對于曾經要仰望的那些,也可以出言不順。包括對他們的國王殿下拉杰辛赫二世,也都有冷言冷語,甚至當面挖苦諷刺之類。
面對這一切,拉杰辛赫二世再也沒法承受下去。這一日,他便召來了阿瓦卡,給了他一道旨意。讓他去明軍那邊溝通,他愿意向明國投降,但必須保證他的利益,否則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