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遠征將士能否打勝仗,崇禎皇帝也并不怎么擔心。他們最大的困難,在他看來,主要是跨越太平洋這一點上。
如果說是大明將士們自己摸索,哪怕崇禎皇帝知道有一條太平洋暖流可以用。但要是沒有熟悉的人領航的話,那也絕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不來回摸清楚就大規模出征,絕對是要吃大虧的。
不過這一次,卻是安德斯帶著葡萄牙的艦隊領航。一路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他們基本上都知道,畢竟他們雖然不像西班牙人一樣每年都會有來往美洲和亞洲之間的船隊,但他們在南美洲和南洋同樣有殖民地,同樣是有來回需求的,只是沒有西班牙人那么有名而已。
另外,這一次的出征,大明大小戰船一共出發了將近五百艘,人數規模則在三萬人出頭。相信西班牙人在整個美洲,估計也不會有多少。更不用說,這一次的出征統帥還是老帥孫傳庭。
由他帶領這支龐大的艦隊前去美洲,雖然交給他的任務,最重要的一點是先在北美建立一處據點,和西班牙人的戰事可以延后。
但就崇禎皇帝估計,孫傳庭帶著船隊要是安全到達北美的話,只要他摸清了所面對的西班牙人的實力,肯定會忍不住出手的。因為,孫傳庭是有急迫感的。
畢竟孫傳庭出生于一五九三年,如今已經是大明崇禎二十五年,換成公元就是一六五二年,也就是說,孫傳庭已經五十九歲了。虧了是身體健碩,可也時不我待,他不趁著還能動的時候多打仗立功,如何能封得爵位,如何能留名青史
想到這里,崇禎皇帝自己其實也有一種急迫感。因為他這具生于一六一一年,如今也已經四十一歲了。以征服全球為目標的話,他的時間也不寬裕。
虧了有竊聽系統可以用,能讓大明在大的戰爭中從未經歷過失敗,否則要是失敗幾次的話,那是絕對會大大延后征服全球的進度。
現在戰事往外推進,已經離大明本土很遠了。就如同和鄭芝龍所說,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準備充分些,一戰就打垮敵人的有生力量,才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征服全球的希望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心中不由得暗道得,繼續暴兵暴裝備吧,差不多了就干
在崇禎皇帝回京師繼續緊抓國內建設時候,李定國所部已經趕到了第二個和葡萄牙人交接的目標地點孟買。
這個孟買,是阿拉伯海上的七個小島而已,后世的孟買,是在這個基礎上經不斷疏浚和填充,最終成為半島,并筑有橋梁和長堤與大陸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