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吾所在的東吁王朝,原本就因為連年打仗而人口不多,虧得他隆王休養生息了一些年,洞吾人才沒有繼續死于戰爭之中。
可隨后,阿瓦一戰,滅了東吁王朝的同時,也重創了洞吾的人口。
雖然閻應元在治理洞吾期間,很少再有戰事。又有云南人去洞吾,內地商人去做生意,可人口終歸不是那么容易能有的。
因此,洞吾這邊,人口主要還是集中在少數一些城市,大部分地方都是高山密林之類的。
在洞吾成為明軍的一個省份之后,大明這邊,當然也對臨近的莫臥兒帝國有提防的。
和孟加拉這邊的邊陲,都駐守有軍隊。與此同時,也派了大量密探進入臨近的孟加拉,刺探莫臥兒帝國的軍情,以防萬一。
但是,莫臥兒帝國最終對大明滅掉東吁王朝的這個事情,壓根就沒有一點反應。而且還不是短時間,而是一直沒反應。
這種情況,讓邊境的明軍將士自然就松懈了不少。
到了后來,閻應元升任洞吾總督,領兵出海,前去經營錫蘭。而新任洞吾巡撫張煌言在到任之前,有去京師覲見過皇帝,得到皇上提醒,要小心莫臥兒帝國。
張煌言本人也知道,閻應元是去和佛郎機人交接錫蘭和孟買。不管是他,還是閻應元,都有過預測,覺得這一次莫臥兒帝國會有反應,也就有提防。
除了往邊陲重鎮輸送物資儲備,以備戰事之外,張煌言還提醒過邊陲將領,務必警惕而他自己當然是不可能去邊陲的,畢竟是管著整個洞吾,要操心的事情太多。
當然,這個的前提,還是預估這一次莫臥兒帝國的反應,有可能會激烈一些。但也不會有大的事情。就算有大的事情,比如派兵過來,那在孟加拉的密探也能及時獲悉消息而做出應對。
結果,沙賈汗派來東線的是他最能打仗的三兒子奧朗則布。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狡猾的對手。
在原本的歷史上,他確實能征善戰,能在皇位爭奪戰中領兵打敗他的三個兄弟,最終囚父殺兄殺弟,還大大地擴大了莫臥兒帝國的版圖,成就了如今印度的疆域。
這個奧朗則布,顯然是知道孟加拉這邊會有明軍的奸細,因此干脆就不要步軍,只是領著騎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穿過孟加拉,對洞吾發動了攻勢。
這種不宣而戰的突襲,還真讓他得逞了。最開始被他突襲的邊境重鎮被偷襲攻破,隨后的幾座小城鎮也在他連續突襲之下被他屠得一干二凈。
等阿瓦這邊的張煌言聞訊之后,立刻集結大軍迎戰時,奧朗則布卻退回了孟加拉,隨后在孟加拉那邊駐守,整頓防務。同時還派人反咬一口,遣使責問大明這邊,在孟買駐軍,還侵犯地方,這是東西夾攻莫臥兒帝國還是什么意思如果明國不給一個交代,就不要怪他滅了洞吾的明軍。
張煌言聽了之后,氣得差點吐血,還能有一個講理的人么
不過他也感覺到,他所面對的對手很不好對付,因此,一邊謹慎應對,一邊派人飛報京師和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