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臥兒的步軍軍陣,是分左中右的三個陣型。承受壓力最大的中間軍陣,最先垮了。
面對明軍的進攻,這些莫臥兒步軍的軍卒,位于兩側的往隔壁軍陣跑去,而在后面列陣的,干脆就往后面一望無垠的平原逃去。至于正面面對的那些,則紛紛拋了武器跪下投降。
看到這個情況,大明騎軍立刻越過跪在地上的敵人,追擊那些正在逃跑的步卒,同時用他們學到的唯一一句莫臥兒話大聲喊道“棄械跪地,降者免死”
雖然在勸降,可手下動作卻也不含糊,只要沒有丟掉軍械,還在那逃跑的,馬刀揮舞間,輕易收割著這些人的性命。
沒有了統帥,潰敗之勢一旦形成,這個時候,就算是沙賈汗來了,也是無力回天了。
崇禎皇帝的身邊只有五千人馬,剩下的兩萬五千多騎軍,包括那些莫臥兒籍的新兵,全都撒出去了,猶如趕羊群一樣趕著敵人。
在這片平原上發生的這次戰事,又一次左右了莫臥兒帝國的戰局。
上一次的時候,還是上一任莫臥兒帝國皇帝,也就是他們著名的阿克巴大帝挽救莫臥兒帝國的著名戰役。
那一次的戰役位置,要離德里更近,位于薩特里日河和朱木拿河之間。本來莫臥兒帝隊這邊,也是打不過敵人,但是,就在莫臥兒帝隊快要潰敗之時,敵人的幾個最重要將領和君主意外受到傷害,才給了他們反敗為勝的機會。
而在這一次和大明軍隊的對決中,是莫臥兒帝國的主帥輕敵貪功,最終導致被明軍俘虜而引發了最終戰敗的結局。
等到了傍晚時候,戰事已經結束,棄械投降的莫臥兒軍卒全都被綁了雙手看押,更多的明軍將士,則在打掃戰場,統計戰況。
直到這個時候,“大明步軍”才趕到了。很多莫臥兒帝國的降卒看到塵土飛揚間出現的,竟然不是紅色軍服的明軍,而是衣衫襤褸的百姓,一看就知道是莫臥兒西北的那些賤民,頓時,一個個都傻了眼了。
將近十萬的莫臥兒帝國步軍崩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出了眼前的三萬多大明騎軍之外,還有數量很多的步軍正在趕來。
如今他們才知道,原來明軍就只有眼前的騎軍,而且這些騎軍中還有很多是百姓而已。頓時,不少心有不甘的人,特別是那些將領,都有想吐血的感覺。
入夜,明軍這邊并沒有給俘虜吃東西。趕到的莫臥兒百姓被下令圍著俘虜扎營休息。在整個外圍,還有大明騎軍在巡邏。
如今,真正的大明軍隊才兩萬來人,可俘虜卻多達十萬。這個問題,擺在了大明君臣的面前。
帶兵的都知道,這種數量上失衡太多,是會帶來不少問題的。
對此,吳三桂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這十來萬人太多了,不但是個累贅,而且一旦我軍再和敵人打仗時,這些人萬一鬧事或者叛亂,對我軍也是致命的。因此,末將以為,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