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上,奧朗則布奪得皇帝之位,殺兄殺弟逼沙賈汗的一系列事情之后,就有了殘忍、多疑的名聲。
“看好這里,什么都不要動”李來亨下了軍令,然后就領著大部分軍隊,開始繼續攻打城內其他地方。
大概一個多時辰左右,德里便再次落入大明手中。之所以這么快,是因為莫臥兒軍隊壓根就沒有拼死之心。
崇禎皇帝得到李來亨的稟告之后,便安排莫臥兒籍地軍卒輪流前去觀看沙賈汗的下場,隨后,連大明本土將士都去看了一遍。
這么做,就是讓所有人都認清楚,奧朗則布必須死,莫臥兒帝國必須滅。
弒君弒父這種事情,就算莫臥兒帝國皇室有著“光榮”的傳統,可終歸是屬于人人都譴責的。更何況,去掉了沙賈汗的大汗身份,只是一個父親,被兒子如此對待,又有誰能看得下去
崇禎皇帝隨后下令在德里休整的這段時間,軍隊士氣,明顯就又上了個臺階,抵消了連續行軍作戰疲憊所帶來的士氣下降。甚至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是軍中請戰追擊敵人的動靜非常大。這些請戰的將士中,大明本土和莫臥兒籍的都差不多,人數比例基本不相上下。
由此可見,奧朗則布的暴行,算是激起了人類的公憤
這一點,奧朗則布雖然沒想到,不過他這個時候,其實也已經不在意了。
畢竟對他來說,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情,是擊敗明軍,重整莫臥兒帝國。能激怒明軍追擊,那是最好不過了。至于名聲,只要他掌握了莫臥兒帝國,所謂成王敗寇,還有誰敢說三道四
然而,讓他非常意外的是,明國皇帝竟然沒有趁著大勝的機會,對他窮追猛打。
奧朗則布納悶了明國皇帝這是不想滅了自己,要給自己喘息機會,重新收拾軍隊再打按道理來說,明國皇帝不是會打仗的人么,不應該犯這種錯誤吧最好的對策,就是把自己一口氣消滅了,這樣明軍才會安逸吧
要是一般情況的話,奧朗則布是最高興不過他有重新收拾兵馬再戰的機會。但是,關鍵的是,他現在是想把明軍引到預設埋伏點,和阿巴斯二世那邊一起干掉明軍的啊這明軍不追,眼看著快要到了,難不成還要前功盡棄
就差臨門一腳,結果就卡在這里,想著為了引誘明軍西進,他費盡了多少心力,損失了多少兵馬,結果明軍在最后一點路上,竟然不追擊了,躲在德里一直不動,這是要氣死人么
虧了奧朗則布年輕力壯,身體也好,加上這情況并不是突然,而是有一個思想準備的過程,要不然,他真有可能會氣得吐血。
有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想到,難道是他和阿巴斯二世聯合,準備伏擊明軍的消息被明國皇帝知道了
可真要如此的話,明國皇帝肯定不知道在哪里伏擊,因為伏擊點就只有幾個人知道而已,這些人是絕對不可能告訴明國皇帝,也沒那個機會。
那么,明國皇帝就不會一直對自己窮追猛打,絕對是會有所顧忌,沒道理到德里之后才突然停步的奧朗則布實在有點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