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就可以少死很多大明將士,直接吊打全歐洲,隨便蹂躪都成。當然,開山通路,遇水修橋等等,也會變得非常容易起來。大明的發展,就會更加日新月異
如今已經讓太平公主繼續去忙碌了,崇禎皇帝也就暫時拋到腦后去,又去了電廠,指導太子的發明去了。
太子這邊的進度比較慢,有兩個重要的困難要解決。一是電力的存儲是個問題;二是電力的遠距離輸送是個問題。
“父皇,兒臣讓匠師們,盡量拉出了粗細一樣的銅絲。可是,距離遠了之后,還是不行。”朱慈烺面對崇禎皇帝,發愁地奏道。
事實上,就算拉出粗細一樣的銅絲,都不知道愁白了他多少根頭發。這個真得太難了
崇禎皇帝之前所提及的橡膠樹,大明這邊都已經有了。是上次葡萄牙人從南美洲送過來的,有移種在南洋那邊。
對于這個問題,崇禎皇帝倒是知道的,便對他說道“如此,朕就給你們講講物理中有關高壓輸送電流的常識”
聽到這話,朱慈烺心中無語。想著父皇,對您來說是常識,可對我們來說,真得不是常識啊
心中雖然如此想著,他和最主要的幾個匠師立刻恭敬地拿出紙筆,開始聽崇禎皇帝講課了。
“任何導線都有電阻,所以電流通過任何導線都會產生熱,導致功率的損失。電流低,導線的發熱量會小一些,可以降低輸電線對電能的損耗。而電功率一定的前提下,提高了電壓,就是降低了電流,如此一來”
聽著崇禎皇帝在侃侃而談,朱慈烺不時提問下,學習他的物理知識。不知不覺間,就過了一個時辰。
崇禎皇帝看看講得差不多了,便對朱慈烺交代道“你要想在電力方面更進一步,物理這一塊的內容,還要多學學。朕這些天來,還會在出一些后續高深一點的學識,你要認真學。”
朱慈烺聽了,面露慚愧之色,連忙答應下來。
就在崇禎皇帝繼續撰寫數理化方面的內容,讓大明的科學水平更進一步的時候,孫傳庭班師回京了。
不管怎么樣,為大明打下了那么大的疆域,將近有十年都沒回來過,這功勞是算大了。因此,崇禎皇帝命內閣輔臣并文武百官前去迎接他。
這時候的孫傳庭,已經是六十七歲高齡了。從天津港登陸的時候,看到當年他只能領著幾千人馬埋伏的天津城,竟然變得龐大無比。港口的繁華,更是讓他很是震驚。
隨后,他被天津官員迎到火車站,坐火車前往京師的時候,他才認識到,鄭芝龍對他所說得話一點都不夸張。
“總督大人,末將覺得,您要是回到大明的話,肯定是認不出來了。我們大明啊,簡直是日新月異,不要說總督大人離開將近十年了,就是離開個三年,都會有個大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