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著,羅伯特立刻點頭附和。然后兩人一商量細節之后,就統一了口徑。
英國這么說,西班牙也這么說,只要說得人多了,別人不信也得信。
隨后,腓力四世開始往歐洲各國都派出了使者,加上克倫威爾之前派出的使者,一時之間,歐洲各國的焦點,都開始集中在遠東而來的明軍身上。
不過不管腓力四世等人怎么編排,怎么費盡心思地去勸說其他國家。一開始的時候,除了荷蘭之外,大部分國家都是持觀望態度的。
在大部分國家看來,如今的歐洲又不是中世紀時候了,那會再像古代一樣被東方人欺負。要不然,之前各國向外殖民,怎么可能那么順利
不過明軍已經強大的事實,他們也是知道的。畢竟沙俄被明軍打服了,波斯被明軍所滅,如今連奧斯曼帝國都受到了明軍的攻擊,都是事實來的。
可是,他們離明軍還很遠,之前又和明軍沒有接觸過,急什么就算以后真要和明軍去打,不是你們先急了,就由你們先去探探路好了
如果能兩敗俱傷,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就算不行,那肯定也削弱了明軍的實力,回頭他們再打明軍,那也會輕松不少。
至于西班牙和英國所說明軍專殺各國權貴富人的事情,就算有,那也不可能馬上殺到他們那里。且先看看好了
這些事情的發生,完全不如腓力四世等人的預估。可以說,也是人性最直觀的體現而已。既然是分為各個國家,那自然都是有私心的。
不管是奧斯曼還是波斯,都和歐洲各國是敵人,他們被明軍攻擊或者滅掉,對于歐洲各國來說,那其實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至于沙俄,歐洲各國從來就沒認為沙俄是歐洲的國家,說起來,那還是韃靼人的后裔。明軍打他們,那是狗咬狗而已
腓力四世和克倫威爾在收到歐洲各國的反應之后,都是有點失望,也因此更為焦急,一邊開始備戰的同時,也繼續加緊游說歐洲各國。
對他們來說,越多的國家聯合起來,才能讓他們付出更少的代價打敗明軍。
隨著時間地流逝,明軍的消息也更多地被歐洲各國知曉,加上英國、西班牙和荷蘭的不停游說,有些國家終于開始考慮他們的建議了。
因為他們聽到,奧斯曼帝國的大片領土都被明軍所攻占。按照這樣發展下去的話,那么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都很可能會被明軍所滅。如此一來,緊接著明軍的兵鋒,就真得插到他們面前。
如此一來,明軍還遠么估計都用不了幾年時間了,,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