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系,之前被明軍俘虜的還有近十萬俘虜,憑他們自愿原則,可以選擇回去奧斯曼,也可以選擇就定居在大明這邊,把他們在奧斯曼的家人接過來。
對于這些俘虜,大明還沒有到壓榨到死的狠心。
原本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約定,只要他們好好干活,在完成大的任務,比如明威堡那先修筑鐵路,巴格達那邊開荒種田多少畝,收成多少之類,或者一定年限之后,表現好得就能去掉俘虜身份,獲得自由。
也只有這么一來,才能發揮這些俘虜的積極性。要不然,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勞動積極性絕對不會高,而且還管著這么多的俘虜,也要耗費明軍這邊不知道多少精力
如今雖然和奧斯曼帝國和解了,不過那些俘虜其實也到了兌現當初諾言的時候。因此在盧象升看來,這是順手的事情,大明也沒有吃虧,這使者不知道高興個什么
還有一點,盧象升自己都能肯定,如今有了這個約定,他猜測大概率的情況下,那些俘虜不但不會再回奧斯曼,反而會要求在奧斯曼的家人到大明這邊來。
穆斯塔法已經回去了,盧象升想了一會沒想明白他高興個什么,也就不想了。
對他來說,這個事情就這么過去了。而歐洲各國聯合要對付大明的事情,他也不是最關心的。不是他看不起歐洲各國,而是他明白,歐洲各國聯合的事情,絕對不是那么容易的。
打了那么多年仗的他,更是明白一個道理。打仗,看得不是兵力多少,而是如臂使喚的精銳有多少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謀劃,那他們的戰力就絕對不是一加一那樣疊加的戰力,而是要小于二的那種。
說回來,盧象升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其實還是崇禎皇帝臨走之前交代的一個重要事情。
閻應元那邊,已經奉旨拿下了埃及的一部分,控制了那個最狹小的地方。崇禎皇帝的意思,要在那個地方挖一條運河出來,連同地中海和印度洋。
這個事情,有點麻煩。
雖然大明就有通航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了。按理來說,這邊要挖一條運河,也不是難事。更不用說,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過幾次挖掘廢棄,是有一定運河基礎的。
但是,這條運河的困難之處在于,這塊地方是沙漠地區,人煙稀少,土地產出更是少得可憐。要有足夠的勞力挖掘運河,那必然要充足的物資,否則死的人太多,工程也不知道猴年馬月能完成。
如今的難點,就是還要再加一個,從哪里去獲得足夠的免費勞力
本來的計劃中,是回頭準備充分之后滅了奧斯曼帝國,這樣后續的俘虜就可以用來做這個事情了。但是,如今奧斯曼帝國已經主動臣服了。想到這里,盧象升不由得有點驚訝,該不會奧斯曼人逃過一劫,所以那奧斯曼使者就那么開心了吧,,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