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塔法被艾哈邁德這么一提醒,便也跟著說道“沒錯,就連發生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海戰,也是讓歐洲各國自己集結了艦隊送上門去,然后不就贏了”
“好吧,沒想到大明皇帝真得好厲害”皇太后聽了,由衷地贊道。
雖然她不管外面的事情,可宮斗的事情她是在行的。能直截了當地先說要干什么,渾然不怕對手做出任何反應,然后就打敗了對手,這種能力,她也是不得不佩服的。
“太后,這次的華沙之戰對我們奧斯曼是否能重新崛起至關重要。”艾哈邁德又開口說道,“雖然大明那邊傳來的命令,是讓我們出動五萬軍隊就可以了。但微臣以為,多出一點兵力,就能多表一分對大明的忠心,還能多搶一分功勞,回頭就能多分一點利益”
皇太后聽了,就回答他道“這些事情,就由你們自己商量著辦吧”
料到她會這么說,因此,艾哈邁德說話時,其實已經有了決定。穆斯塔法駐守西部邊境,采用守勢。而艾哈邁德親自領軍,集結十萬大軍前去華沙會獵,聽從大明皇帝的調遣。也有展現實力的意思,至少讓大明皇帝看到,在大明的藩屬國中,奧斯曼帝國是大明最好的鷹犬。
奧斯曼帝國如此,沙俄這邊也差不多。都是被明軍收拾服帖的,最是知道明軍的厲害。哪怕他們也知道歐洲各國聯合起來會有多強。但是,他們對大明皇帝的期待,卻是要超過他們自己的預估,也就是沒法獲悉大明皇帝的本事到底有多強。
和奧斯曼帝國一樣的算盤,想著在戰后獲得足夠的好處。沙皇阿列克謝也竭盡全力,征調盡可能多的人馬,親自領兵,前往華沙聽候大明皇帝的調遣。
而波蘭這邊,也算是最倒霉的。
原本強大的波蘭和立陶宛聯邦就因為事情不斷,國內叛亂,沙俄和瑞典趁機出兵漁利。這幾十年來,可以說是波蘭最倒霉的時期了。
如今,明國皇帝竟然通知說,要在兩個月后攻打華沙。這么一來,必定是大軍云集。波蘭這邊,想要在邊境攔住明國和他的藩屬國進攻,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華沙,也要靠歐洲各國的軍隊趕來支援才行。其他國家當然不會幫波蘭去防守邊境,最多是把軍隊開到華沙和明軍決戰。
如此一來,波蘭這邊,不得不放棄華沙以東地區,反正不可能防守住,還不如趁著明軍打過來之前就把東西搬空了。
就因為這個原因,沙俄和奧斯曼等大明的藩屬國,往華沙這邊來集結軍隊都是很順暢。歐洲各國那邊,也沒有派出軍隊先行攻打這些大明的藩屬國。
總之,所有人都把精力集中在了即將開始的華沙之戰。別的戰事,都是小細節,只有華沙之戰才是決定東西方勝負的最關鍵戰役。
在歐洲各國和大明藩屬國都在往華沙集結的時候,崇禎皇帝領軍坐著火車,終于到達了明威堡。
在明威堡這邊的火車站,早已戒嚴,明威侯洪承疇領著手下高級將領和地方官員早已恭候多時。
隨著車上的錦衣衛下了火車,接手火車站的防務之后,崇禎皇帝終于走出了火車廂。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洪承疇等人,都是心中激動。這都好幾年沒有見到皇帝了。這次皇帝再次御駕親征,那是要把整個歐洲給平了,從此以后,整個地球上,就惟大明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