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將軍切莫如此,文臺有難,我絕不會坐視為防敵軍伏擊,我有意命一將輕騎而去,只求接應出孫太守即可,而我大軍加速向汜水關開進,以分敵心不知哪位可擔此任”袁紹考慮良久,又見孫策如此,心中有了計較,孫堅定是要救,否則自己這個盟主將臉面盡失當然他也考慮了袁術之言,輕騎而去,一擊不中則遠遁千里,危險就要小了很多,就算救不出孫堅自己也算盡了袍澤之義,倒是兩全之策,他嘴中問話,眼神卻是望向劉毅,能救出孫堅自是大善,在座諸人中恐怕只有劉朗生前去才有最大的把握。
劉毅看見袁紹眼神,自是知他心意,當日袁紹便曾示意他領先鋒之命,卻被孫堅搶去;這次若是再不相應恐怕二人恐要有些隔閡,再說事若不可為老子掉頭便走,孫堅雖是英雄可也不值得我去拼命,等了一會見眾諸侯無人請命,劉毅上前一步,朗聲道
“孫太守英雄,與我等有袍澤之義,豈能棄之,朗生不才,愿為盟主分憂,引兵前往解救孫將軍”劉毅的意思很明顯,我可是為你袁紹分憂,你以后別有什么事都指望我。
“好,朗生果然英雄,此去必能救出孫將軍”見劉毅終于上前請命,袁紹心中大喜,大聲夸贊道,各路諸侯也是紛紛出言,說道劉毅英雄,又說義氣深重,反正這夸獎的人的話不花什么本錢,對此劉毅表面上謙恭有禮,心中卻將眾人挨個鄙視了一番。
“小侄多謝劉叔父厚意。”孫策來到劉毅面前跪倒,一臉誠懇之色,本來他年少氣盛,對此人的武勇之名并不以為意,可如今帳中聞聽西涼鐵騎戰力之后都有畏懼之意,偏是劉毅慨然而出,心中感激之情出于至誠,這聲叔父喊得卻是情真意切。
“份內之事,豈敢當謝,伯符少年英雄,于萬軍之中匹馬殺出,足見永烈不說同袍之義,我與孫將軍一見如故,豈能坐視不過伯符還要再當辛苦,這救兵如火,伯符還要為我軍向導可撐得住”既然都要去了,劉毅自然要把事情做得更漂亮一些。
“叔父放心,小侄撐得住,不知叔父何時動身”孫策急切道。
“即刻動身,盟主,此番我只領所部鐵騎營前去救援,為策萬全,尚請盟主安排一路人馬為我后應,毅與伯符先行去了。”回答了孫策,劉毅對袁紹言道,救人歸救人,可別把自己搭進去,鐵騎營是老子的心頭肉我可是傷不起,這后路也得提前安排好。
“朗生放心前去便是,紹自會安排”袁紹慨然道。
事已至此,劉毅不再多言,拜別眾人便出帳而去,回營與戲志才說過此事便點起鐵騎營三千將士,讓孫策領路,飛奔而去當然也交代了戲志才催促袁紹發兵為后應,如若不然,便讓甘寧率軍前來,大戰在即一切都要事無巨細,戲志才自然應允。
眾人快馬加鞭,一路飛奔,路上沒有絲毫耽擱一日之間便已到了孫堅被圍不遠之處,此時卻見前方塵土飛揚,似有大隊人馬開來,原來孫堅在山上被斷了水道,援軍又遲遲不止,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死一戰,便率領士卒主動突圍,居高臨下又是事起突然竟被他沖殺出來樊稠哪里肯舍,催動鐵騎急追而下。
“重騎營皆隨我上此土山暫歇,子龍,你率輕騎營前去接應孫太守,切記此戰只能游擊,不可硬拼接應之后便引孫將軍由此山下后撤,到時候我居高臨下沖殺一陣必可使敵軍大亂,你再回頭殺來,如能退敵我軍方可安撤”劉毅與馬上大聲言道,重騎營聞令而動,紛紛打馬上山,趙云則領命之后便率輕騎營前往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