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收攏殘部便和甘趙二人一同奔洛陽而去。
再說劉毅在洛陽宮城之中一夜搜尋,竟是無半點玉璽消息,早起心中不免奇怪,便在此時忽然有人來報,說是盟主召集眾諸侯議事劉毅見來人表情不對,便出言問之,豈知對方答曰孫太守昨夜不告而別便擅自離洛陽而去劉毅當下便是心中一驚
“我已經提前做好了安排,宮中也俱是我之士卒,如今孫堅去的如此焦急,便以二人之間的交情也未招呼一聲,原因不會有別的了,肯定是得到了傳國玉璽這”想到此處劉毅不免更是奇怪,看來歷史的大方向并未因自己的來到而改變,孫堅得玉璽的命運自己也改變不了,本來還想用此物陰袁紹一下,沒料到還是天命難違
到得聯軍主帳,眾諸侯已經是云集一處,袁紹正在與眾人訴說孫堅隱匿玉璽之事,原來昨夜孫堅手下在駐地井中發現一具婦人尸體,打撈上來之后在她懷中發現了傳國玉璽此時大漢國勢已衰,孫堅與手下眾將都認為是天意如此,又怕夜長夢多,竟是連夜出城回江東而去,豈知當晚士卒之中正有袁術心腹,急忙將此事告知袁術,術與袁紹提起此事時孫堅已經去的遠了,袁紹也是圖呼奈何。
“朗生來得正好,那孫堅當日請為先鋒,受困之時還是朗生相救,蓋因念他乃是為大漢出力,且有同袍之義豈知此人狼子野心,竟然私自藏匿玉璽,還不告而別,如此行徑,怎能輕饒”袁紹說話間一副憤慨的樣子,似乎是對孫堅的忤逆痛心不已。
“哦,竟有此事盟主可曾探查清楚,以文臺兄的為人,似乎不會如此行事吧”劉毅只得揣著明白裝糊涂,同時心中也在鄙夷袁紹,您哪里是恨孫堅忤逆,不過是因為他未將此物交予盟主罷了。
“哎知人知面不知心,昨日他發現玉璽之時正有公路心腹在場,且此人夜間離去,還不是做賊心虛之舉今召集眾人議事,商量如何追討此物”劉毅的回答正是常理,袁紹也不疑有他。
“本初此言詫異,如今聯軍大功未成,董賊仍裹挾天子,本初不思如何攻下長安,迎回天子,卻只在意一區區之物,豈不是因小失大。”曹操此時走進大帳,對劉毅報以友善的一笑,聽見袁紹的言論之后立刻出言反駁,在他看來若是當時袁紹聽他之言,眾人合力追之,即使李儒安排了伏兵也難以阻擋聯軍之眾,恐怕天子已經被迎了回來,豈用自己損兵折將念及此處,言語之中也是不甚客氣。
聽了曹操此言劉毅倒是暗暗點頭,其言辭之中對于玉璽毫不重視,就此一點,見識就在袁氏兄弟與孫堅之上他與劉毅不同,朗生是知道后來發生的事情,而曹操純粹是憑借自己的眼光,二者絕不可同日而語,劉毅此時倒是好整以暇的觀看袁紹如何應付。
“我聯軍自成立以來,浴血奮戰,力奪汜水虎勞兩處天險,逼得老賊棄洛陽而走,已是不世之功老賊手下頗有能人強兵,其退軍之時必有勁卒殿后,當日決定不與追擊也是眾人共議,孟德你輕軍冒進,果受其害,今日還出此言是何道理”曹操很不客氣的話語讓袁紹在眾人面前失了面子,他也毫不退讓的拿出盟主的威嚴反問曹操。
“哼哼,操此次之敗乃是實力不足,若眾人肯齊心合力,縱是老賊設下埋伏又能如何公等平日里嘴中心存漢室,可天子就在眼前之時為何裹足不前豎子不堪與謀,操告辭了”曹操越說越是激動,最后竟然口出決裂之語,深深望了劉毅一眼之后轉身便走
劉毅聞言卻在心中更加提高了對曹操的重視,此人在某些方面確與自己多有相似之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一旦自己的目的難以達成便立刻棄之如履,絲毫不加拖泥帶水這樣的性格若是放在后世必會為世人所詬病,可在這漢末亂世,欲尋王霸之道,卻正是得其時也日后若是與此人敵對,可得萬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