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生,你與曹孟德朋友之義,私也,今他不顧大義,擅自興兵,更有屠盡徐州百姓之言;朗生可不能因小義而失大義啊那黃巾婦孺便由孔某安置,定不叫朗生失信便是。”孔融也是精明之人,知道就算加上自己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可這名聲卻不能不要,如今有強援在側,怎么著也要把劉毅拖上,反正若能解了徐州之圍以陶恭祖的為人肯定不會讓他吃虧,因此也表現的極為豪爽。
“劉將軍若助我徐州,乃是大義之人,將軍軍中一切開支自當由我徐州負擔,陶大人與將軍同為漢室之臣,平日便對將軍贊譽有加,將軍若去他定不會薄待,還望將軍看在徐州百姓份上,拔刀相助。”孫乾深施一禮,他沒有孔融那么多的心思,這天下可敵曹操之人屈指可數,劉毅正在其列,天幸他恰在此間,如此機會他絕不能放過。
“劉將軍,昨天言及之物,竺今日便命人送往將軍營中,還望將軍高義,助我徐州一臂之力”糜竺也施禮道,糜家財雄勢大,基本多在徐州,一旦城破損失必定慘重之極,與公與私他的急切也絕不在陶謙之下,眼下這些花費當也是必須。
“孫大人、子仲不需如此,當我劉朗生是何人毅雖是一介武夫,可大義二字長存心頭,豈能因利而動此番斷不會坐視,只是公佑子仲非是軍中之人,不長軍略這曹孟德深通兵法,麾下又是虎狼之士,平手相較毅尚且不敢言勝,何況此次眾寡懸殊茲事體大,剛才毅是在沉思破敵之策,這兵家之事不可輕動,尚需詳細斟酌,否則怎能保住徐州生靈不遭涂炭”劉毅一幅悲天憫人的模樣。
“將軍果然高義,這兵家之事自是聽將軍的。”孫糜二人聞言大喜,劉朗生善戰,從未一敗,有此人出手,徐州定可保無虞
“朗生,老夫麾下尚有萬余精卒,也聽朗生調遣”孔融見劉毅允可此事心中大喜,當下慷慨激昂的出言道。
“我靠,你那也叫精卒,真要如此也不會被張牛角打得龜縮城中了,不過嘛,做做炮灰那倒是可以的”劉毅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奉孝,陶大人乃我大漢名臣,今曹孟德不顧大義,起兵討之,毅定要助其一臂之力,奉孝還需盡力助我”劉毅正色道。
“主公既心意已決,嘉自無話說,只是那曹操善能用兵,主公切不可輕動,尚需打探虛實為上”郭嘉自然是配合的天衣無縫。
“文舉公,二位大人,毅此趟定會盡力,只是黃巾之事必要先行
安定,如此方無后顧之憂,那些老弱婦孺也是我大漢子民,當妥善安置,孔大人恐怕獨力難支,還望子仲從旁協助,也是功德一件。”說起談條件,劉郎生后世鍛煉出來的經驗可謂豐富之極。
“將軍放心,竺立刻與孔大人安排此事。”糜竺答道,孔融當然也不含糊,劉毅這句話可給他減輕了不少負擔。
“好,事不宜遲,此事就交予二位了,孫大人且與我回營,詳議軍情,剛才奉孝也是言之有理,大軍當要休整數日,否則倉促上陣,戰力難施;奉孝,你立刻派人詳探徐州軍情,時刻報來,待我與孫先生議后再論出兵之事,孫大人,請”決心一下,劉毅自是毫不拖泥帶水,看得糜竺孫乾二人都是大生好感。
“將軍果非常人,大恩不言謝,乾這便隨將軍去”孫乾話音剛落,內廷之門竟忽然打開,眾人大驚,急忙視之,不想竟是糜貞,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