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無意自謙,若是比之當年,這孔明除了兵事之外怕都要在嘉之上,真要作比,他便又是一個張子才,亦是一個荀文若。”郭嘉一臉正色的言道,以張虎荀彧二人作比已經是對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最高的贊賞了,這兩人都是名聞天下的全才之輩,皆是功績彪炳荀彧能夠得到曹操吾之子房的夸贊,而張虎在劉毅心中亦是丞相之才
“比奉孝當年還要稍勝一籌此人又與子才相若,如此主公切不可坐視其順利安定揚州,就算不出兵討之亦要加以牽制,否則日后必成心腹大患。”戲志才聞言面上略顯驚容,從郭嘉出言的神色之中便知他不是妄言,在他心中,奉孝就是一個天才型的人物,論及天賦便是張虎也無法與之相比,這諸葛孔明真的有如此厲害倘若他是像張虎一般的全才,輔佐劉備安定揚州絕不會花太多的時間,江東之地頗多英杰之士,再被劉玄德引為己用怕是數年之后又是一個曹操。
戲志才的這個想法與劉毅不謀而合,不過對郭嘉的言語他卻沒有過多的驚訝,在他的眼中鬼才奉孝的確是一個天才,沒有親自見過諸葛亮劉毅不敢妄下短論,可在他生平所見諸人之中實以郭嘉的天分最高,恐怕也只有鳳雛龐統能在天資上與他一較長短,但天資固然重要,一個人的能力高低還是有各種組成的,至少在投效劉毅之前,郭嘉便有著種種天才慣有的毛病,那便是苦工不足,甚至還有一些惡習。
而諸葛亮可謂是師出名門,比之郭嘉他有著資源上的巨大優勢,在勤奮二字之上怕也要稍勝一籌,但對于自己麾下這個鬼才劉毅有著充足的信心,在戒除惡習和這將近十年來的努力之下,郭嘉的實力不言而喻,至少眼下孔明與之相比還要欠缺一些火候。不過孔明的可怕也就在他的全面,這是一種綜合實力的體現,正如張虎荀彧一般這樣的全才碰上一個全心信任能讓他盡展所長的明主,那種化學效果就不是常人可以揣測的了,對于戲志才的這番言論劉毅深以為然。
“主公與志才奉孝所言皆實,劉備梟雄之姿,孔明亦是王佐之才,可在此時豈能與燕王相比倘若我方真的對劉玄德施加種種壓力,那就是逼著他去與曹操孫策聯手相抗,就算這三人在燕王勢力之前可保持相通但三者之間亦是難以調和,因此詡以為主公依舊需保持原有方略不變,自身實力增強才是不二法門,貿然出手誠不可取也”此時一直低首思索的賈文和抬頭言道,卻與劉毅戲志才所想并不相同
賈詡這番出言語聲不高,卻讓在座三人具各陷入沉思之中,他的眼光與分析向來為眾人所認可,而眼下的這番言論更是站在整個漢室天下的高度去加以評述,對燕王劉毅而言,北平集會制定的方略是極為正確的,既然如此就要毫不猶豫的貫徹下去,一起的計謀巧變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便會顯得不堪一擊,劉毅此時最大的敵手乃是曹操而絕非劉備,這一主次之分是不可更改的,太過看重局部反易有失
劉毅聞言更是心中一動,聞聽此事之后自己如此看重怕也多多少了受了歷史上諸葛孔明之智的影響,論及對此人的了解,恐怕在座三人都難以與他相比。他也知道賈詡此言的真正目的,不是勸他不要施展手段對付劉備,而是隨時要將自己的戰略放在心頭堅持不懈,以如今劉毅的實力已經足可讓他坐到以我為主,以不變應萬變了,這是一個原則,種種謀略手段都必須圍繞它來進行,否則便是舍本逐末
賈文和對形勢的分析可謂精準,雖然劉備沒有按照自己預想一般與孫策一決雌雄,可二者之間的矛盾卻是不可調和的,這點還能擴大到他們與曹操之間,倘若自己施加高壓,只會讓他們在威脅面前眾志成城,這些漢末之雄倘若聯起手來,那威力絕不是簡單的相加,恐怕當年賈詡勸曹操在奪取荊襄之后不要冒進也是出于這種想法,而志得意滿的曹孟德偏在此時沒有聽從賈詡的意見,從而導致了赤壁大戰的失敗,至此終身抱憾賈詡的意見對不對從周瑜勸說孫權堅定決心相抗的言論之中便可見一般,那時的曹軍除兵力外有著太多容易被敵軍所利用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就被周瑜孔明牢牢的抓住了
劉毅可以理解曹操當時的心情,一統北方,橫掃荊襄,他的雄心壯志已經到達了頂點且從兵力上來看他也是處在絕對優勢的地位的,千萬不要忘記當時的曹操已經五十有四了,在絕佳的機會出現之時便是這般的大英雄也有了一些失算,劉毅相信如果將那個時間提前十年,曹操很有可能會聽從賈詡的意見,三國也很可能就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