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無疑是一個設謀的高手,且最善陽謀讓人避無可避,再加有張虎戲志才郭嘉為之查遺補漏那手段就會更加圓潤,劉毅對之是深有感觸的。袁紹曹操是他眼下最大的敵手,孫策的勢力值得扶持,徐州陶謙可用之為援。他要坐與晉陽便掌握天下大勢,這會比征戰沙場更令人沉醉其中。
孔融之事是在明面上對袁紹加以牽制,賈文和的手筆當然也不會如此簡單,此刻黃巾白帆的五萬人馬在撤離濟南之后正在向冀州黑山一帶靠攏,袁本初對此兵源志在必得,因白帆麾下已然是黃巾軍最大的精銳!但他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濟南這般難打,便是劉毅在暗中幫助白帆,甚至前往黑山尋求接應亦是朗生給他指出的最后一條路,看起來白帆還是遵照而行的。
對劉毅郭嘉當日留下的一手,賈詡是大家贊賞,也許白帆的五萬黃巾對燕侯而言還不是什么太大的幫助,可對袁紹卻是至關重要,倘若被他得到手中,怕是袁本初將會很快對徐州動手了,至于理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沒有了幽州公孫瓚,青州又瓜分完畢,袁紹也只有向南這一條路。
冀州清河清平之交的瀘縣,此刻白帆的大軍正在此地駐扎,從濟南敗退之后他便率軍來此,希望可以和黑山張燕的人馬接應上。當日在青州之時無論袁紹還是曹操都派過人對他勸降,也許下了不少優厚的條件。但最終白帆還是選擇了相信劉毅,雖然燕侯沒有對他許下任何的承諾,可觀張燕,張牛角,管亥楊定等人的遭遇就知道劉毅的為人絕對和傳說別無二至。
尤其是清河防御戰的過程,讓白帆對劉毅的軍事才能和眼光更是心服口服,書信之中燕侯教給他的守城戰法無一不發揮奇效,對袁紹軍攻擊方式的判定有若親見,這仗打的時間越長白帆心中就越是驚嘆。難怪黃巾軍一直都畏劉郎如虎,不是沒有道理的,因此他也十分相信劉毅的判斷,那就是他最終守不住濟南,而想要保住自己就必須當斷則斷,全力退往黑山。
撤退途中,袁紹自然不會讓白帆輕易退走,他是親自率領大軍加以追擊,可正是因為白帆聽從劉毅之法在濟南還有余力之時便選擇撤退,不但贏得了先機還打破了袁紹原本的部署,這才被黃巾軍奮力沖開缺口一路向北而去,當然在顏良文丑高覽等大將的追擊之下損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經過近一月時間,從濟南帶出來的軍糧等物資也即將告罄,形勢越發的嚴峻起來。
“大帥,大帥,燕侯派人來了……”帥帳之中暫做休息的黃巾眾將都是面色嚴肅,軍糧緊一點也只夠吃上兩天了,可距離黑山余脈卻還有三四天路程,黃巾士卒好不容易才能支撐到這里,一旦缺糧士氣就會立刻崩塌,加上追兵在后他們很可能永遠也無法到達黑山!一片安靜之中卻是有人來報。
“哦,燕侯派人?快請,等等,是誰?”聽見劉毅之名,此刻在黃巾眾將面上出現的并不是畏懼而是驚喜,還有人松了一口氣,終于來人了。他們怕肖郎是不爭的事實,但對之一諾千金卻也是最為相信的,當真的要投誠之時劉毅就成了最好的選擇,這邊白帆急忙言道,還不忘加上一句。
“大帥,正是前番來到濟南之人,還有張燕將軍身邊親衛。”傳訊士卒急忙答道,對上次來濟南傳訊之人他的印象頗為深刻,倒不是因為對方的長相,而是過人的身手和不俗的氣勢,此番前來他們還和當日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