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徐晃之言,圖扎立刻表示接受,之前已經有過無數次的實例證明,聽從大漢軍將的安排肯定不會錯,且他本身就受國王之命要全力配合遠征軍。
“于禁將軍,我給你五天時間,向導充足全隱蔽開進,能否及時到達此處并潛藏行蹤?”對著圖扎微微頷首,徐晃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向于禁問道。
看了一眼沙盤上兩點的距離,于禁正色道:“五日時間足夠。”
“文謙將軍,你的飛熊軍半熟駐扎,半數進山,一旦大戰開啟,飛熊軍將會是最后一個出手的。”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徐晃又轉向了樂進。
“諾!”樂進的回答亦是干脆利落,并未去計較最后出手的問題。
“子義將軍的北平軍,高覽將軍的疾風軍,龐德將軍的涼州騎走此三條路線,三位將軍進軍不必隱藏,亦不必全速,聲勢越大越好。”徐晃繼而言道。
“諾,諾,諾!”三將的回答有如一聲,給人的感覺是營帳都抖了一下。
“目下我等缺乏前線最詳細軍情,因此一切還要隨機應變,各位將軍進軍之時當隨時以天耳傳遞訊息為準。有魯王周帥加上幾位軍師,更有文遠在,羅馬遠征軍想要推進絕沒有那么容易,我等亦不宜立刻打破局勢。”徐晃的出言很是連貫,經過方才的一陣推演討論,在他腦海之中已然有了整體計劃。
對徐晃之言眾將心中自然認可,也許周瑜在他們心中還缺乏足夠的戰績,但能被陛下認可便知其人之才,魯王更是不遜于開元天子當年的帥才,加上有出鬼入神之計的鳳雛龐統,經驗豐富之極的老將張遼臧霸,就算羅馬遠征軍七十萬大軍全部到了他們也未必沒有還手之力,那么后續時機選擇便極為關鍵。
安排好這一切徐晃的目光又看向了郭嘉,他的戰略構思需要軍師來加以完善提點。論朝中地位身為兵部尚書的奉孝定然在公明之上,但郭嘉最佳的定位就是頂級謀士,并非三軍帥才,這才是劉毅選擇徐晃擔任主帥的原因。
大漢之中若說全面當以左丞相張虎為首,但如今子才一心撲在大漢的建設發展之上根本脫不開身,孔明亦是一般,當然后者比起前者在軍中的威望天差地遠。公瑾同樣有這個因素,否則按劉毅的想法第一張虎第二就是周瑜。但絕非說公明不優秀,如今的大漢是人才濟濟,徐晃的將才也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