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黛安娜現在正處在一個資本積累時期。
小說的出版讓她賺到了第一桶金,然后運用這筆錢她開始為自己積攢資本,在八七年的股災中狠狠的賺了一筆。考慮到股災之后產業的恢復,她又用這筆賺到的錢抄底買入了一些公司的股份股災發生之前她那幾百萬想要入場是真的不夠看。借著這個機會她成為了一些未來發展優良的企業的股東。
但是這些對于她想要做的事情來說并不夠,就算是這些股份以后升值了,可是她持有的份額并不夠多,幾千萬的資金,很可能一部電影就給砸沒了,更不用說她身后還有個無底洞一樣的研究所,當搞科研不用錢嗎
美國的藥物為什么賣的那么貴還不是初始研發資金的原因一種能夠上市的藥物的誕生背后往往是幾億幾十億資金的砸進去,藥不賣的貴一點兒怎么回本賺錢就算是能夠靠著股市收割一把,可是也得考慮到北美的股市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這種實業的股票很難在漲到一個數字之后出現大幅度的波動,所以藥價高是必然的事情。
而黛安娜自己的那個研究所,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只往里面砸錢,沒看見什么產出的吃錢機器。現在規模小,吞掉的資金少她還能頂得住,可是想要出成果的話,就那么小貓三兩只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還是要擴大隊伍,而擴大隊伍就要砸錢,事情就又回到了原點。
做一個投機者,在金融市場上面掠奪足夠的資金,然后投入到實業當中,進而用實業產生的利潤來反哺這個吃金大戶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所以黛安娜才會直接十年之內都不會考慮秘密花園的電影化,而是將主意打到了小成本電影制作上面,一方面積累經驗,一方面也是積攢足夠的資本,在好萊塢站穩腳步。
太心急了從來都沒有什么好下場的,尤其是在好萊塢這個資本運行已經十分成熟的市場里面,蛋糕已經被瓜分殆盡,即使是想要分得一點兒食物殘渣也是交學費的,沒有人能夠一點兒代價都不付就在這里混的風生水起。
只不過這個代價有時候是金錢,有時候是別的。就像是紐約情緣,按照羅伯特唐尼這個資深編劇跟導演的話來說,這個劇本或許在寫作能力上面有所欠缺,但是在內容上面卻非常出色。它融合了很多時下流行的元素跟觀眾們喜歡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這些融合并不是像拼盤一樣的讓人覺得壁壘分明,而是非常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一切的發生都是那么的理所當然而又邏輯清楚,看似簡單的故事卻能吸引足夠的目光。
“這個劇本很有意思,往淺了的方面拍就是一部出色的小妞電影,往深里面拍也能拍出社會的折射跟人生的無奈,無論是哪個方向都能走出一條路來,編劇真是個人才。”
這是梅爾吉布森當初評價紐約情緣的話語,也是因為這點他才會想要將故事給改編成為自己的沖奧作品,因為這個劇本確實是很有意思,從不同的視角來看的話,有著不同的解讀,關鍵在于則重點而已。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編劇不一定會導,但是導演一定會編甚至不只是會編,導演對于一個劇組的其他工種不說徹底的掌握,但是多多少少是會有一些了解的,要不然拍個電影連燈光跟色彩都搞不明白還拍什么電影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嗎
所以總說獨立制片出人才,因為獨立電影窮啊,導演也管得多,甚至有的電影投資都是導演東拉西扯了好幾年才拉來的,僅僅是夠那些膠片的費用而已,這么一來可不就是得親身上陣了嗎
梅爾吉布森也是這樣,即使是他現在未必就想到了以后要往導演這條路上面走,可是他的專業素養已經初步顯現了出來對于劇本的審美能力,還是從導演角度來的。
可以說如果不是梅爾吉布森這種大牌想要運作這個劇本以至于投入了大量資金的話,這片子就算是不能大爆,也不會賠錢的,因為定位非常準確,就是一部典型的跟風小妞電影,沒準兒運氣好的話就爆了呢畢竟風月俏佳人出來的時候也沒人想到這片子會大爆特爆是吧
而現在的情況,黛安娜看似失去了一個斂財跟擴大名氣的機會,但是相對的,她也得到了別的機會。比如說結交了更廣的人脈,深入的參與進了電影的制作等等。或許對于別人來說,損失了電影的版權還有后續的收入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是對于她來說,這些其實不算是什么,背后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這個代價她付得起。
再說了,原始積累階段,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又不想付出代價,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呢即使是紐約情緣中的制片大佬阿諾恩米爾坎,最初進入好萊塢的時候也是交過學費的,她這么一個小小的新人,還不是好萊塢土生土長的,哪來那么好的運氣第一部電影就賺到飛起
不賠的去申請破產就不錯了,她真是沒有指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