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樣,梅爾都成功的拓寬了自己的事業面,這對于他來說是件好事,對他的經紀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看現在梅爾接到的片約有多少就知道了,那些揮舞著支票的公司現在完全不在意之前他們為了片酬在談判桌上面糾纏了多久,反而是恨不得將大筆的資金砸過來,自導自演的噱頭什么的,在這位大明星身上還是很好用的,他們愿意付這筆錢!
而且別忘了,梅爾可是靠著b級片起家的,同時兼任導演跟演員能夠引起的關注更大。沖著這一點,《晚安,哈德遜》上映之后,艾利手上的片約在短時間之內就增加了好幾倍,數量直接沖著三位數去了。
“不是好像,而是確實,梅爾,看看這些影評人們的評論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價值了!”艾利興奮的搬了一大堆的報紙放在梅爾面前。
《晚安,哈德遜》一出,梅爾的導演片酬直接翻了差不多快要十倍,瞬間沖破百萬,成為了新銳導演,艾利都快要高興死了。
倒是吉布森先生難得的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過度膨脹。
沒辦法,如果說在跟摩根小妞的痛苦合作當中他還學會了什么的話,那就是低調的搞事情,在所有的事情沒有蓋棺論定之前千萬別亂說話,否則的話沒準兒就被噴死。就算是事情已經被釘死了,但是能夠神隱就神隱,悶聲發大財才是重要的,與其跟演員掙風頭,還不如讓自己的手中的權力更穩固!
例子就是即使是到了現在,《晚安,哈德遜》的作者在美國觀眾的眼中依然是那個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史蒂夫·薩德,而不是黛安娜。甚至不僅是作者的名字,就連編劇方面,這家伙也只是提了意見,而沒有參與到編寫內容當中去,事情都是羅伯特·唐尼跟手底下的小編劇們完成了,她連個署名都沒有,整部電影中唯一能夠看到她名字的地方也只有一個制片人欄。
可以說是把低調發揮到了極點。
但是你能說她沒權利沒利益嗎?
整部電影都是她投資的,即使是海曼這個電影的另外一個制片人的意見也要她點頭才能通行,就更不用說電影的最終剪輯要是她不同意也不可能采用梅爾的版本。
看似現在演員跟導演們風光無限,被各路媒體所追捧,但是最終獲利最大的還是黛安娜·摩根這個女人。而且她現在已經制作出來了一部大賣的電影,未來說話就更加有分量。只要保持現在的趨勢,成為凱瑟琳·肯尼迪那樣的超級制片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達到杰瑞·布魯克海默的地步都是可以期待的。
這個才剛剛二十歲出頭的姑娘早早的走在了梅爾的前面,為他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激起了他更多的野心。
“我們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接電影的演員片約,一個是接導演的片約,你打算怎么辦?”見到梅爾一臉冷靜的樣子,艾利興奮的心情也逐漸平靜了下來,詢問起來了梅爾的意見。
到了梅爾這個地步,他的意見才是最主要的。
“我打算繼續跟黛安娜·摩根合作,改編她的新小說《早安,紐約》。”梅爾面無表情的說出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