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法國人,也不需要考慮哪些過于政治化的事情,我們只選擇最好的那一個。”在關于最佳女演員上面的選擇,評委會主席佩德羅·阿莫多瓦一錘定音。
這位老先生還是很固執的,堅持認為好的就是好的,沒道理因為各種場外因素而抹殺人家本來應該拿到的獎項,所以最終這個獎項就落到了梅拉尼的手里面。
“難得一次的大熱不死啊......”臺下的記者們一邊拍照一邊暗自嘀咕著。
通常來說,大熱必死才是戛納經常見到的情況,無論是多么的眾望所歸,但是結果卻總能讓人大吃一驚。就像是去年的戛納,有著雙重保險的瑪麗昂·歌迪亞第五次倒在了戛納,老牌戛納影后朱麗葉·比諾什也倒在了門前,更老牌的影后于佩爾也沒能逃過一劫,三個大熱人選最終敗給了一個來自于菲律賓的女演員賈克琳·何塞,驚掉了一地的眼球。
順便被人高呼強悍的電影陣容都被垃圾評委們給毀掉了。
而今年的梅拉尼,幾乎是以一種碾壓般的姿態盤桓在戛納上空,壓的一大堆的女演員都喘不過來氣,說她大熱都不足以形容那種狀態,根本就是已經熱透了!
按照常理來說,戛納不是應該堅決拒絕把獎項頒給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人士,選擇一個大家完全沒有想到的人嗎?
“......法國電影界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太糟糕了,演員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電影在國際上也沒有影響力,當初又出了埃米爾·迪布瓦這種糟心的事情,再不搞出來點兒什么代表人物的話就要被歐洲其他國家給壓下去了,這讓高盧雄雞們怎么忍受?”一個意大利的記者跟自己的同伴吐槽。
現在的世界電影格局基本上就是好萊塢一家獨大,英國跟在后面吃點兒小菜,歐洲的其他國家一再衰弱。就算是為了保持獎項的影響力法國也會時不時的搞出來一個本土影后的,就更不用說是梅拉尼·羅蘭這種真的有實力的演員。
這女人在電影中的狀態,都趕上那個瘋狂的丹尼爾·戴·劉易斯了吧?戛納這次很可能捧出一個伊莎貝爾·于佩爾第二啊!
“!!!”一邊吐槽一邊聽著臺上的情況的記者揉了揉自己的耳朵,感覺自己似乎是聽錯了什么。
怎么會是《thelastprincess》?這片子都有了一個重量級的獎項了啊,難道今年不僅是大熱不死,還大熱爆發嗎?戛納都多少年沒有給一部電影這種殊榮了?同時獲得最佳女演員跟最佳影片,這片子是要上天啊!
露西安也愣了一下。
她跟那位記者先生的想法一樣,梅拉尼得獎的時候就以為這次的戛納之旅結束了,根本就沒有想到電影節居然把最后的金棕櫚也給了她,這簡直就是逼著她給電影節洗地啊!
不過,她喜歡!所以基茨導演露出了一個溫柔的笑容,走上了領獎臺,從評委會主席佩德羅·阿莫多瓦手中接過了那座金棕櫚大獎。
“我上次來到這里的時候還是2008年,轉眼之間已經過了這么多年,看來辛勤工作總是會有回報的,藝術從來不辜負熱愛它的人......”捧著金棕櫚,基茨導演并沒有發表長篇大論,只是說了幾句話。
但是已經表明了她跟戛納之間的恩怨算是了結了,還給對方潑了一盆清水,洗掉了點兒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