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海的這番話,基本上是套用了蔡鍔軍國民篇的文字,或許那篇文章有它的歷史局限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確實是一篇鼓吹尚武精神的雄文,雖說他不一定能倒背如流,但還是能拿出來一用的。
不過即便是蔡鍔文字發人深省,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1860年代的華夏人來說,他們是沒有切膚之痛的,從鴉片戰爭打開國門,隨后的幾十年的割地也好,賠款也罷,從上至少除了少數人意識到危機之外,從皇帝到奴才,從奴才到奴隸,所思所想的無非就是維持滿清的統治,至于中國如何誰考慮過
那怕就是到了甲午戰爭,朝中的那些為君分憂的奴才們,無不在心里暗自慶幸小日本這下為大清分憂了,此戰之后,他李鴻章他羽翼盡除,不足為懼了大好事啊
至于什么割地,什么賠款,只要大清國能好好的統治中國,割唄、賠唄,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們簡直要拍手稱快了,至于警惕,至于意識的危機,怎么可能呢
即便是有那么一些人,面對被日本人打敗了的現實,意識到了危機,又如何到了庚子年,讓人家打進了京城,結果呢
量中國之物力與友邦之歡心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天下的士人才感受到亡國亡種的危機,才在未來的十年中與滿清決裂。
眼下,指往這些人意識到生存危機開玩笑呢他們的天朝夢還沒被打破呢
“教育是國家之基礎,社會之精神。人種之強弱、世界風潮之變遷流動,皆決定于教育。中國之教育,在摧殘青年之才力,使之將來足備一奴隸之資格,以腐壞不堪之奴隸,戰彼勇悍不羈之國民,烏見其不敗耶,所以,南華欲推行軍國民主義,就非得推行軍國民教育不可,而軍國民之教育,可分為國民社會軍國民教育和學校義務教育兩個階段。”
一上來,朱先海就直接給定下了調子。換句話來說,他已經制定了方桉,你們只需要按方桉執行就行。
“除加強新移民營的軍事訓練時數外,無論是工廠,還是農場每周都必須集訓一天嗯,西洋人有禮拜天,我們不求什么救世主,什么神仙佛祖,致勝之道唯有戰斗別人求神拜佛,我們就要進行軍事訓練,所有人”
換句話來說,就是全民皆兵
在模擬器中,南華之所以能夠以劣勢的人口堅持抗戰多年,除了還算完備的軍事工業支撐著抗戰所需要的武器彈藥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么
是全民皆兵
在模擬器中,鑒于人口不足以及外部威脅等原因,南華一直推行強制兵役,正是多年的強制兵役,讓南華擁有超過二十萬預備役部隊。
好的經驗要汲取,要繼續發揚,甚至可以繼續擴大,全民皆兵,在另一個世界有著太多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什么廣西的民團制啦,什么瑞士、芬蘭的兵役制啦,如此種種,都是可以充分借鑒,甚至可以拿來使用的。
“諸位,靈魂貴文明,而體魄則貴野蠻。以野蠻之體魄,復文明其靈魂,則文明種族必敗,羅馬人之不能御日耳曼林中之蠻族,漢種之敗于蒙古、改于滿清,皆職此之由也。”
看著眾人,朱先海語重心長道。
“昔斯巴達雄霸希臘,羅馬之峙立歐洲,蒙古韃靼人之橫行東方,日耳曼蠻族之戰退羅馬人種,非有所謂絕倫之智慧也,不過體力強悍,烈寒劇暑,風雨饑餓,皆足毅然耐之而不覺其苦而已。蓋有堅壯不拔之體魄,而后能有百折不屈之精神,有百折不屈之精神,而后能有鬼神莫測之智略,故能負重荷遠而開拓世界也諸位需知,西洋人開拓新大陸,亦是要武力征服此地,方才于此生存,而今我南華欲與此生存,就非得推行軍國民之政,非得全民皆兵,枕戈待旦,方能贏得于這片土地上生存之權力,否則,西洋人又豈會容忍我華夏人與此地生存”
------題外話------
建了一個書友群:335260551,歡迎大家加入,一起討論劇情,推演劇情。,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