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是因為南華的發展戰略,與英國的核心利益發生了沖突。
對于南華而言,當前的南美市場就是妥妥的藍海
因為南美根本就沒有什么工業,直到現在南美各國仍然是以農業、以種植園或者礦場經濟為主,在那次長期模擬之中,南華就是憑借地緣優勢,發展進口替代工業,逐步替代“南美各國的進口貨”。
而在這個過程中,朱先海忽視了,這一切有一個最大的障礙英國人
現在的英國是世界工廠。南美的市場上銷售的許多貨物都是英國貨。
南華的產品打入南美各國的同時,直接與英國貨產生了競爭,這看來似乎有點困難。
可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什么難題南北戰爭的爆發,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戰爭爆發之后,隨著南方棉花出口的斷絕,導致英國紡織業陷入棉花危機,在棉花價格飛漲的同時,大量的棉紡工廠停產,甚至倒閉,盡管英國商人千方百計的從印度甚至中國購買棉花,可實際上直到南北戰爭結束,他們對棉花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產量只有戰前的70。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市場有30的缺口需要填補,相比于其它市場,南美市場根本就不重要
別說是競爭了,在市場商品緊缺的情況下,南華的紡織廠生產的棉布剛一出廠,就被一搶而空,而是還是高價。
對南華來說,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南華的棉紡織工廠那里來的
這是戰爭紅利眼下英國的紡織工廠因為原料供應疸,大量倒閉破產,巴菲特正在英國趁機抄次底,買廠呢
至于原料
也就是棉花
作為南方邦聯的“合作伙伴”,在向邦聯走私軍火回程時,南華的走私船會裝上大量棉花,再加上南華的農墾區已經大規模種植棉花,原料問題當然不是什么問題。
從1862年到1864年,南華的商品在那兩年中,源源不斷的銷往南美各國,不僅僅只是拉普拉塔地區的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和巴西,還包括智利、秘魯、委內瑞拉等國,甚至就連墨西哥也出了各種各樣的南華貨。
隨著南北戰爭的結束,英國紡織工業的復蘇,南華商品與英國商品在各個方面的競爭,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英國人就把他們的目光投了南華,那根攪屎棍立即開始了他們的一系列布局。
十年
在英國人苦心布局,甚至不斷推進了十年之后,戰爭爆發了
一如英國人所愿,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