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會說意大利語的上等人
幾乎是在步入這座大樓的瞬間,穆奇就相信這些人絕對不會騙他,因為騙子絕不會長期租用這么一座大樓。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表示自己不會說英語時,對方很快就派來了一個會說意大利語的職員。
這更讓他相信,這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
其實,穆奇并不知道,在紐約辦事處有好幾位和趙明慶一樣的招聘人員,他們不僅會說英語,而且還會說法語、意大利語、德語以及西班牙語,因為在紐約這片土地上,埋沒著太多的和他一樣的人才。這些技術專家因為語言或者其它原因,只能在貧民窟里勉強維持生計,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他們所需要的就是給這些人一個機會,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或者技術方面的專長,為南華的發展效力。
和很多人一樣,機會擺到了穆奇的面前,他當然渴望抓住機會,這會他甚至有點兒后悔自己沒有帶來“遠距離傳話機”的實物了。
對于穆奇的猶豫不決,趙明齊非常清楚他們的顧慮,于是便說道。
“嗯,我理解你的擔心,你也許是沒有錢申請專利,所以擔心專利問題,我過去接觸過很多和你一樣處境的人,請你放心我們公司絕對不會奪取你的專利,相比單獨的專利,我們更在關心的是技術人員本身,你們的發明或許珍貴,但是作為人才的你們才是最珍貴的,如果你不放心的話,我們可以簽署一份合同”
甚至都不等趙明慶說完,穆奇就有些激動的說道。
“不用簽,不用簽,先生,我相信你們”
穆奇為什么會如此激動,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如此看重過他,在紐約,他不過只是說不會說英語的意大利佬而已。從來沒有人尊重他,更不會像面前的這位先生一樣,如此推崇他的智慧。
穆奇的反應,趙明慶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那些被埋沒的人往往都會展露出這樣的神情,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外人的欣賞。
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知遇之恩
差不多一個小時后,穆奇就把他的設備送到了辦事處,經過簡單的試驗后,驚訝不已的眾人就立即給向穆奇發出邀請,邀請到他到南華繼續研究“遠距離傳話機”,甚至還表示愿意花一千美元購買他的專利。
歷史上,僅僅只是一年后,也就是1870年,已過花甲之年的穆奇因為身患重病,不得已將自己費盡心思制作的電話設備以6美元的價格賣掉以治病。
和許多人一樣,穆奇的命運在這一年發生了改變,差不多半個月后,他就帶著家人在紐約坐上了前往南華的客輪,從歐洲駛來的客輪上搭載著上千名和他一樣的移民,他們的情況相仿曾經身陷貧困,卻身懷技術或者某方面的專長。曾經窮困潦倒的他們,憑借著自身的專長成為了公司的雇員,隨后立即擺脫了貧困。
“上帝保佑,讓我能夠碰到這些好人”
在蒸汽船拉著汽笛駛離紐約時,穆奇忍不住在胸前劃著十字架,作為教徒的他是感恩的。
“我是差不多二十五年前來到新大陸,來到美國,可是這里給了我們什么呢貧窮和在意大利時一樣的窮困潦倒,可是現在”
扭頭看著身邊的兒子和女兒們,穆奇用極其認真的語氣說道。
“我們卻能夠在南華重新開始,能夠在那里過上福足的生活,這是極其難得的機會,你們要記住,我們的忠誠永遠屬于國王和王后。”
他口中的國王和王后當然不是意大利國王和王后,而是阿勞卡尼亞和巴塔哥尼亞國王嗯,朱先海的一個頭銜,對于極其羨慕貴族頭銜的美國人來說,他們更樂意稱呼別人的頭銜。
而在海外招聘中,那些招聘人員也樂意用“國王”來代替老板,畢竟“國王”更有逼格啊
差不多一個月后,穆奇發明的電話終于呈現在了朱先海的面前,這是用榆木制成掛壁式電話,看著分體式的話語和聽筒,他興致勃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