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我們制造不出這樣的飛艇嗎
這是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對于早就習慣了歐洲領先的歐洲人來說,他們倍覺疑惑的就是,為什么歐洲國家沒能造出那樣的巨型飛艇。
甚至直到現在,他們還覺得這一切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他們簡直無法相信,像飛艇這樣充滿夢幻的武器居然是由華夏人把他制造的更為完美,而且還投入到了戰爭之中。
這不是匪夷所思,這根本就是打在他們臉蛋上響亮的耳光。而更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是飛艇明明是歐洲人發明的,為什么歐洲人沒有發現他居然蘊藏著這樣的潛力。
其實,伴隨著飛艇威力的被添油加醋的夸大,許多歐洲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為什么不是歐洲國家率先造出了這樣的龐大的,具有實用價值的飛艇。
當然了,現在他們只是發出一次這樣的疑問而已,在以后他們還會一次又一次的發出這樣的疑問,等問多了,也就習慣了,就習慣成自然了
或許知道這個時候歐洲人終于體諒了華夏人的心情。為什么我們發明了火藥,反而被別人用火藥打上了門來。
歐洲人不過只是剛剛開始反思罷了。
但是華夏人呢,華夏人在另一個世界,卻反思了將近兩百年。
為什么
這個世界壓根兒就沒有那么多,為什么。
只有一個真理,要么挨打,要么打人。在挨打的時候,要猥瑣發育,要奮發圖強。在打人的時候,當然要為所欲為了。就像現在的南華一樣。
但是現在,身為皇帝的拿破侖三世仍然有點兒弄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大家總是會情不自禁的去問為什么。
可是誰又能找到真正的答桉呢
“陛下,我已經詢問了很多學者,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們絕對制造不出如此龐大的飛艇,他們甚至想象不出來,南會的科學家是如何解決的大型飛艇的大型氣囊問題,受限于材料的限制,我們制造的飛艇氣囊既不能承受過大的壓力,也不能造的很大,所以也就限制了我們的使用。”
說白了,就是材料與設計的問題,現在不過只是19世紀而已,所謂的科學還基本上停留在經驗的階段。
如不是在朱先海的提醒下,南華的飛艇采用了絲綢增強橡膠氣囊以及引入了棱狀的截面構型,讓飛艇的整體強度得到增加。南華也不可能制造出了大型非硬式飛艇。
盡管這些技術不過就是20世紀20年代的技術,但是對于這個時代的歐洲人來說,無疑是極其領先的,也是他們一時難以理解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南華的飛艇是靠什么飛行的,人力顯然不是,也許他們掌握著一種,我們尚不了解的新式發動機,誰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我們的軍隊需要這種飛艇,它將會有助于我們擊敗任何敵人”
埃德蒙勒伯夫信誓旦旦的說道,他和很多人一樣,被飛艇展露出來的破壞性給驚呆了,他從來沒有見過有什么武器可以從數百公里之外摧毀一座城市,也從來沒有想象過戰爭可以是這樣的打法,但是他卻可以想象得到,掌握飛艇的一方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戰爭。
而更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那些飛艇居然可以飛行到幾百公里之外。他們是靠著什么樣的發動機顯然不可能是蒸汽機,因為蒸汽及實在是太過笨重了。
而且在飛艇上使用蒸汽機這是閑命短嗎
也正因如此,那些法國的科學家們做出了一個非常準確的推斷南華發明了一種他們從不曾了解的新式發動機。
有很多科學家來說,相比于對飛艇的好奇,他們反而更好奇南華的那種新式發動機,在他們看來那才是真正會改變所有一切的發明。
只是現在對于這一切他們是一無所知的。全部都不過,只是猜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