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阿根廷已經不可避免的要失敗了”
“失敗者不值任何同情,閣下,但是失敗者卻都是可以利用的,羅薩斯就在倫敦。”
喬治口中的羅薩斯,是阿根廷的前統治者,1835年,羅薩斯再度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高官,并獲得無限權力,成為南美洲第一個集軍閥、大地主和教會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獨裁制度考迪羅的代表人物。在他統治阿根廷近二十年后,與1852年被烏爾基薩領導的阿根廷邦聯軍隊擊敗,隨后他就逃亡到英國,一直生活在倫敦。
對于英國來說,他們手里總是有著不少的選擇。
“羅薩斯或許是失敗者,但是亡國后的阿根廷勢必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去主持抵抗運動,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利用他去主持這一運動,在南華的內部制造動蕩不安的局面,為外部的突破制造機會”
不得不說,十九世紀英國的這些外交官們都是頗為戰略眼光的,在阿根廷還沒有失敗的時候,身為外交大臣的喬治就直接了當的在他們敗局顯現的時候,就放棄了他們,在有針對性的作出一些調整之后,除了在外部牽線搭橋成立一個反對南華的廣泛聯盟的同時,還想到在其內部制造動蕩。
當然,結果如何,他們并不知道,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英國一直小心翼翼的用外交手段鞏固著他們對世界的控制。
為了打擊法國、奧地利等國,在過去的十幾年來,英國小心謹慎的站在普魯士的身后,成為普魯士崛起的最大的幕后的功臣。在普法兩國因為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造成兩國關系日益緊張而朝著戰爭的邊緣走去時,英國是滿懷欣喜的坐視著戰爭的爆發。現在,他們不過只是把在歐洲大陸上用的法子,如法泡制在南美那邊用一用而已。
“另外,還有一件事,我們得到消息稱,美國,就是華盛頓方面,似乎有意從中斡旋,以結束這場戰爭。”
在喬治提到美國時,格來斯頓笑道。
“南北戰爭之后的美國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他們即便是出面斡旋,又能怎么樣呢勝利者絕對不會把到手的戰利品棄之不顧,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擔心美國的問題”
過去英國把美國視為威脅,但是現在呢
美國已經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即便是北方的工商業經濟依然進步很大,可是又有什么意義呢
只是一個分裂的,隨時可能再次燃起戰爭的國家而已。
“是的我們現在所要做的一切。就是防止南美出現一個美國,僅此而已。”
抽著雪茄,喬治用一種極其輕松的語氣說道。
“其實,他們吞并了阿根廷之后,看似領土得到的擴張,但是還會有一些潛在的內部問題,一百多萬阿根廷人會甘愿接受他們的統治嗎阿根廷人和混血的智利人完全不一樣,他們可全都是歐洲人,我相信對于南華的抵抗會是持續不斷的,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點起這把火。”
多少年來,英國從來都是如此專業拱火三百年
大臣們做出決定,到最后還需要交給秘書們去處理,所謂的秘書,其實就是公務員,流水的大臣,鐵打的公務員。回到外交部后,喬治就把事物交給他的秘書史坦利,史坦利又喊來聯合秘書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