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肯定不會保佑阿根廷人
1869年,12月1日,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最后一戰開始了,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天在開戰之初,沒有重炮的轟鳴,而是以轟炸作為開始的。
當天上午,南華軍隊出動了十六艘飛艇,直接飛抵后方對著阿根廷人屯放物資的兵站進行的轟炸,盡管轟炸沒有造成太多的人員傷亡,但是卻摧毀了在大量的物資,大量的武器彈藥在轟炸中被毀。
戰爭的模式再一次被改寫,但是,這并重要。
戰斗,在這一天打響了
和過去一樣,這天上午十時,首先打響的還是大炮
在“阿根廷戰役”中,對于士兵們來說,最值得信任的永遠都炮兵的大炮,戰斗剛一打響,炮火準備中平均每門大炮需要發射了20到30發彈,是急促射,不停地打。以至于許多迫擊炮炮的炮管都打紅了,戰士們甚至不得不用尿在炮管上,給炮管降溫,以保持射速。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最魁梧壯實的裝填手連續裝彈數十發彈后,胳膊也都是酸痛的無法伸直,以至不得不中途更換裝填手。
“五發急速射”
在班長的喊聲中,剛換上去的裝填手們立即炮著炮彈,從炮口塞進去,炮彈落膛的瞬間,“通”的一聲炮彈飛出。
幾乎是在炮彈飛出的瞬間,彎下的腰躲避炮口嗓聲和煙焰的裝填手,又一次拿起了炮彈,直接塞進炮口,炮彈再次飛出。就這樣在不過六七秒的時間里,炮兵們就用120毫米迫擊炮打出一次急速射。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射速簡直就是奇跡,這也是為什么南華軍隊喜歡迫擊炮的原因,因為那些架退的野戰炮射速慢的令人發指,那怕是最新式的架退后裝炮,一分鐘頂多也就只能三到五發炮彈,可迫擊炮卻不一樣,100毫米迫擊炮一分鐘甚至可以打20余發。
而這樣的急速射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在打出了一個急速射后,班長就大喊道。
“快,擦炮。”
擦炮就是有沾著的炮擦洗擦炮管,給炮管降溫的同時,清理炮膛內的火藥殘渣。
為了盡快降低炮管的溫度,班長甚至直接脫褲子尿在炮管上,在升騰有蒸汽中,炮管的溫度迅速降低。
相比于迫擊炮,更為震撼的還是68式臼炮,盡管它的射程近,在南華軍中甚至被稱為“兔子腿”,但絕對是南華炮兵火力的擔當,數十門68式臼炮集火式打擊,依然和過去一樣的驚天動地,每一次劇烈的爆炸都能將方園數十米內的戰壕、掩體直接炸飛上開。
今天天氣晴朗,能見度極高,從炮兵陣地甚至只用肉眼就能看到阿根廷軍隊的外圍陣地,阿軍的陣地完全陷入了一片烈火硝煙之中,接連騰起的爆煙,就像是死神的呼吸似的,呼嘯著將大地掀開,在劇烈的爆炸中,那些躲避在戰壕里的阿根廷士兵,無不是驚恐的尖叫著,不知多少人被活埋在其中。
“上帝啊,請保佑你的子民,所有的榮耀都歸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