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1870年1月27日的清晨,雖然寒氣逼人,但大海上還是出現冬天罕見的陽光。
平靜無比的東海海面上,一艘三桅西洋式帆船正乘風破浪于海面上航行著,漂亮的飛剪式船艏上寫著“四海”兩字。“四海”號南華警備艦隊風帆訓練艦,這艘排水量不過1485噸的訓練艦,從去年九月,駛離南華后,一路向南闖入了風浪浪急的德雷克海峽,在高達幾十米的巨浪中,“四海號”上的376名海軍官兵和海軍學員們接受了狂風巨浪的考驗。
通過德雷克海峽后,“四海號”一路北上,先是到了臨海,然后一路向西,經復活節島、波利尼西亞、薩摩亞以及新幾內亞公司港灣,經巴士海峽進入臺灣海峽,,按照計劃,他們將在長崎補充物資后,然后取道夏維夷北上阿拉斯加,再南下返航。
這是警備艦隊訓練艦的標準遠洋航線,每一名海軍學員在畢業之前,都必須進行一次這樣的遠洋訓練。在長達近一年的海上航行中,學員們將會接受大海的考驗,最終成長為合格的海軍軍官。
按照計劃,在行駛過臺灣海峽之后,“四海號”將會前往長崎補充物資。然后,離開亞洲。
但有時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在南海上遭遇的一場風暴,不僅讓“四海號”的后桅斷裂,而且還損失了大部分澹水斷裂的桅桿砸碎了水箱。
面對澹水即將耗盡的現實,艦長李鳳之用望遠鏡觀察了一下周圍,直接命令道。
“駛入那霸吧”
“艦長。那霸似乎不在我們的航線上。”
隨同“四海號”一同出海的羅森上尉,這位海軍學校的教官,在過去幾個月里,終于見識到了,那些未來的南華海軍軍官們,是如何在大海上與風浪搏斗,如何在風浪中成長。
這樣的遠洋航行訓練,幾乎相當于環球航行了,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人都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羅教官,沒問題,那霸,也只是一個港口而已,按照訓練條令,我們只要避免進入唐山的港口就行。”
為什么不進入唐山的港口,當然是為了避免沖突了,畢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南華和大清是敵對關系,畢竟,一直以來南華都是支持天國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回到唐山,有可能會出現逃兵,萬一要是有人趁機逃離了呢
這很有可能會造成軍心不穩,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
隨著艦長的一聲令下,舵手立即調整航向,甲板上的見習軍官們,則和過去一樣,進行著例行的炮術或者航海訓練。
當天下午,“四海號”訓練艦駛進了那霸港,那霸港內泊停著數十艘各國船只,既有華夏式的硬帆帆船,也有西洋帆船,這些船只大都是來自日本和華夏。
“四海號”訓練艦的駛來,立即引起了一些船員的注意,畢竟,那霸很少有軍艦駛入。
“似乎是兵艦啊”
“辰和丸”大副松井一郎自言自語道,
“就是一艘軍艦而已,他們好像遭遇了風暴,可能是想要進港維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