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英國
現在是英國最為鼎盛的時期,英國鋼鐵產量占世界總額50以上,煤礦產量超過世界生產總額60以上,鐵礦產量也占了世界生產總額一半以上,英國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英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工業品供應者,當時世界各國在相當程度上依賴英國的原料供應,比如英國棉紡織品出口常年占世界比重60以上。在過去的十年間,英國的工業增長了23倍,國民收入增長了10倍。
想要超越這樣的英國簡直就是做夢
可夢總是要能做,因為在另一個世界,1870年后,美國僅僅只用了20年,就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英國,現在,朱先海所要做的無非就是取代美國的地位而已
“況且,我們現在的鋼產量,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嘛”
在說出這個世界第一時,朱先海頗為得意的了笑了笑,正是他發明的“平爐煉鋼法”讓大華鋼鐵在過去的多年間,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了大量的優質鋼材,那些鋼材曾經給南華帶來數以千萬計的財富。
“只要我們抓住新技術,一邊在技術上上全力以赴的突破、創新,一邊集中財力物力辦好重點項目,想超越英國,簡直再輕松不過。”
聽著大帥的解釋,左宗堂若有所思的了點頭說道。
“大帥,其實這和過去差不多嘛,過去公司不就是這么干的嗎”
公司一直都是這么干的,或者說,在過去的十年中,南華的工業企業發展,實際上都是嚴格遵從朱先海的個人意志,他總是在有意無意的彷效另一個世界的成功經驗,而計劃經濟則是在短期內提升實力的最佳選擇。
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年里,面對模擬器里的戰爭威脅,朱先海簡直緊張到了極點,他不僅親自審核了公司的工業項目投資,而且還親自在地圖上規劃了那些工廠的位置。
“沒錯,其實南華的工業基礎就是這樣打下來的,當時我們的核心是以備戰為主,鋼鐵、機械、冶金、造船、鐵路、礦山,基本都是以備戰為前提。那個時候雖然提出了計劃,但不是全盤的計劃,畢竟,公司不可能規模方方面面。”
沉吟片刻,朱先海說道。
“隨著南華的發展,公司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于時代的發展了,南華的未來”
南華的未來是什么
當然是國家
不過長期以來,朱先海的心里一直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結。
他將南華定為“南美的華夏”,把南美大陸視為“華夏的應許之地”,但是在立國問題上,卻有點兒猶豫。
不想做士兵的將軍不是好士兵,不想做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可以肯定的是,朱先海是個好男人。
是好男人就要當皇帝吧
可問題是要當什么樣的皇帝
要是華夏式的是華夏傳統式的還螨清變種的
是那種歐洲式的
是歐洲的話,那是是德意志式的,還是俄羅斯式的
心里的這個結,至今都沒有解開。
他很清楚,一旦選擇錯了,不僅僅是他個人和子孫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就連同南華也將如此,甚至華夏人也將會失去這片應許之地
尤其是隨著南華的發展越來越順利,華夏民族在這片應許之地扎根之的后,這個結就一直纏繞在他心頭,每過一段時間就不由自主地緊上一下,令他始終無法放手施為。
雖然有時候他也明白,明白無論是任何體制關鍵還是在于人。非洲的那些國家學習米帝的“先進經驗”弄出來的又是什么奇葩南美的這一堆共和國結出來的又是什么樣的果子
可萬一呢,凡事都怕個萬一。
畢竟在朱先海的記憶中,在所有的歷史資料中所有的帝國,所有的帝國,最后都滅亡了
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嗯,還有滿清,他們之中有強者,有弱者。
但是最終,他們都滅亡了
甚至就連同大英帝國嗯,也瓦解了。
這些都是前車之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