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戰
以國家的名義
7月19日,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下令對普魯士宣戰后。從那天起,整個歐洲,所有的國家,所有的人,都在關注著法普前線進展。戰爭似乎沒有像首相奧利維耶說的那樣進展順利,更不像他說的那么輕松。
盡管在8月2日,法軍三個師就向普魯士發起了進攻,但是兩天后,他們的進攻就被擊退,普魯士不僅在8月4日,轉入反攻,越過國境,而且在接下來的兩天中,普軍卡爾腓特烈親王的第二軍團重創了麥克馬洪元帥的第1軍。同日屬于巴贊軍團的法國弗羅薩爾將軍的第2軍也在福爾巴克被普軍第一軍團以壓倒的人數優勢擊退,敞開了進入洛林的大門。
初戰失敗后立即產生政治影響,埃米勒奧利維耶垮臺,8月10日夏爾庫贊蒙托邦組閣。
在這個消息傳到南華駐法國大使館里,諸葛均的心里只剩下一個念頭。筆趣庫
“法國人要敗了”
他的這個判斷,立即引起了杜程遠、李云志幾名青年軍官的贊同。
“怎么剛一失利內閣就倒臺呢”
杜程遠有些氣惱道。
“現在法國最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政局,只有政局穩定了,前線才能沒有后顧之憂的打,而且這只是剛剛開始,前線稍一失利,后方自己就亂了起來,這樣怎么可能不敗”
作為參謀部的軍官,他們一行六人是奉命在法國進行“參謀旅行”,沒曾想“旅行”一半,就遭遇了這場戰爭,在剛宣戰時,他們也和法國人的心情差不多,相信法國人能贏,可誰曾想到法國人的表現,簡直就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現在說失敗還為時過早,大使。”
李云志走到地圖邊,指著地圖上法德邊界說道。
“雖然,法隊暫時受挫,但是現在普軍主力也未能充分展開,不能連續進攻,更談不上乘勝追擊。而法軍雖然在邊境地區會戰中打了敗仗,但是主力并未受到普軍的重大打擊,損失有限;他們邊境的陣地是為進攻而設的,根本不適于防御。在這種態勢下,法軍主力應該會有計劃地撤向戰區縱深,補充兵員,調整部署,然后再待機與普軍決戰,以法國的經濟、工業實力,只要法國人堅持下來,最后贏得肯定還是他們。”
聽完李云志以軍人的觀點去分析這一切
之后,諸葛均連連搖頭說道。
“這是軍人的觀點,問題是,在法國絕對不是這樣你要知道,法國,自有國情在”
諸葛均一邊說,一邊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指著窗外的巴黎說道。
“法國人往什么地方撤呢現在前線的失利,已經讓內閣倒臺了,新的首相夏爾庫贊蒙托邦屬于皇后的主戰派,現在的法國是皇后在攝政,現在對于皇后而言,她所關心的是什么絕對不是前線,而是這里,是巴黎”
手指著窗外的巴黎,諸葛均無奈的長嘆道。
“如果前線的軍隊撤退,那么肯定會在巴黎引起新的政治危機,甚至巴黎的共和派也會跟著造反失敗拿破侖怎么能失敗呢強大如拿破侖波拿巴這邊一失敗,那邊就被巴黎市民所拋棄,你們覺得靠著波拿巴的名字當上皇帝的拿破侖三世,如果失敗的話,會是什么結果巴黎人會立即拋棄他們所以”
抿了抿嘴唇,諸葛均盯著巴黎城說道。
“皇帝肯定會下令部隊不準后退,他們必定會在邊境死守的”
其實正像諸葛均猜測的那樣,甚至在內閣倒臺,新首相上任之前,在那謂所謂的“八里橋伯爵”,也就是新首相的建議下,皇后給皇帝寫信阻止了一線部隊向后方撤退。就是昨天,8月9日,法皇改變了原計劃,停止部隊撤退,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死守梅斯。
1870年8月12日,疾病纏身的拿破侖三世把萊茵軍團的指揮權交給了巴贊元帥。然而巴贊只有匹夫之勇,并沒有良好的指揮與戰略能力,他猶豫不決,時而決心退向夏龍與麥克馬洪會合,時而決心在梅斯防御。當最后決定向夏龍撤退時,已喪失時機,普軍已逼近。5天后,巴贊元帥率領的法軍在梅斯被合圍。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