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這種事情,也不是能一直韜著。
當年韜光養晦是為了引進移民方便,要真的言必稱“大明”,估計滿清那邊當年就直接把他們招募移民的人給揚了。
可現如今南華卻早就不是昨日的南華了。
不說有人口八百萬吧。
如今南華非但占據了智利以及阿根廷全部領土,就是北到阿拉斯加,那也是南華的土地,至于吞并巴拉圭那也只是時間問題,。
算起來這可是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盡管800萬人口里包含有240萬智利以及阿根廷白人和混血兒,而且還有超過80萬人印第安人。
可近千萬的人口,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是再另上不列顛哥倫比亞以及在非洲和太平洋上連哄帶騙弄來的土地,少說也有六七百萬平方公里。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放在21世紀,南華的國土面積也能躋身全球第7名,僅次于澳大利亞,近兩倍于印度。
別說現在的南華這么大個,早就到了藏不住的地步了
就是這幾年連滅兩國的威風以及遠征歐洲的壯舉。那也是早就讓南華之名名揚世界了。
如果說之前的十年朱先海主要的戰略方針是悶聲發大財是蟄伏。
那么現如今,既然已經瞞不住了,那也就不需要再瞞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現如今滿清既然已經和南華簽署了條約,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的事情,又何必再繞來繞去自欺欺人呢
什么朱明后裔,管他是不是的,先捏著鼻子認了,為啥要認
故國有明啊
說白了,就是為了讓像郭嵩燾這樣的人能心甘情愿的投奔“正統”,大明,那才是華夏正統啊
滿清是什么
不過是竊居華夏江山異族而已。
有了“大明”這個頭銜,招賢納士自然也就更方便一些,就是對于華夏的老百姓來說,“大明”也比“南華”更親切。
郭嵩燾當然不知道,他的一個問題,居然把“大明”給炸了出來,更不知道這意味什么,對于飽受心靈沖擊的他來說,心里更多的念頭恐怕還是將來大明和大清如何相處,
對于郭嵩燾的心里想什么,朱先海壓根就沒有考慮,畢竟,現在對于他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返回南華,不對,應該是返回大明才對。
畢竟,國君不能長期身在異域,為此他甚至不得不放棄了訪問英國的打算,其實,這個時代的英國也沒有什么好訪問的,對于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朱先海來說,這個時代的英國真的沒有什么好參觀的。
不過,在臨走之前,朱先海還是通過報紙,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告萬國書。
所謂的告萬國書,說白了,就是為了降溫的,畢竟,南華的這次遠征所展現出來力量,已經讓歐洲上下為之警惕了。
甚至在英國、在普魯士等國重新有了“黃禍”的說法,對此,朱先海當然是嗤之以鼻,咱那里是禍,分明就是“上帝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