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么可能,沃德連想都沒想,就直接了當的拒絕道。
“英國是在這里享有特殊利益,但是這里仍然是屬于土邦,我們無法保證,土邦會遵從我們的要求,給予華僑與歐洲人同等的待遇。”
“既然你們不能,那么我們就用艦炮讓他們給予華僑與歐洲人同等的待遇吧”
趙富勇直接了當的回答道。
“所以,現在我們才和他們簽署了友好條約”
什么是友好條約,不就是不平等條約嘛,可那又怎么樣失敗者有選擇的權力嗎
看著趙富勇笑呵呵的模樣,沃德都恨不得直接掀桌子,然后大聲的斥責對方,甚至可以選擇開戰。
但是他不能,因為倫敦對馬來半島的土邦態度非常明確并不愿意吞并這一地區,但要保證英國的利益,甚至倫敦方面已經就吉打蘇丹國的炮擊事件給予了明確的回答要求他通過談判解決分歧。
分歧,什么樣的分歧
當然是利益上的分歧了。
沉默了一會,沃德說道。
“你們的艦隊必須要離開這里”
“可以,但是我們與吉打蘇丹國業已簽署的友好條約必須得到執行”
“你們不能干涉吉打蘇丹國的內政,所謂的“政治指導”應該從條約中去除。”
英國都沒有指責他們,你們怎么能這才是最關鍵的,什么租界啦,什么治外法權啦,什么礦產開采權啦,這些都是列強們最平常不過的要求。那些都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問題,
什么是原則性的問題,當然是“政治指導”了,所謂的“政治指導”分明就是把蘇丹變成傀儡嘛,這種事情英國在印度可沒少干。
所謂的“政治指導”其實就是趙富勇的漫天要價而已,強國是可以為所欲為,但是那是對弱國,面對另一個強國的介入,大家當然是談判桌上解決問題了,法國夠強吧,四年前的“盧森堡危機”時面對普魯士的威脅,不還是妥協了。
想在別人的鍋里撈肉吃,要講究技巧,想一口把肉獨吞,肯定不現實,所以列強之間才需要談判啊
而這才是趙富勇的目的,開炮是為了告訴華僑,大明的艦隊為了僑民的利益是敢開炮的,也是為了告訴那些土酋們欺負華僑的時候,要先問問大明的艦炮。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英國的態度
沒辦法,這個時代英國是頭號列強,也是南洋土酋們的后臺。也正因如此,英國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現在這場談判的成與否,會直接釋放出一個信號得罪了華僑,連你們的主子也保不了你們
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漫天要價之后,自然是落地還錢了
“但是你方要保證,無論是在任何情況之下,華僑的利益,都必須得到保證。即便是在吉打國滅亡的情況之下”
這個國際會以怎么樣的形式去滅亡呢
所有人都很清楚,他的滅亡必定是被英國人給占領,畢竟這片土地是英國人勢力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