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方望著這片氣勢恢弘的工業區,他非但沒有被臭雞蛋味給嗆到,這是煉焦廠用煤炭煉制焦炭時產生的味道。
他甚至還深吸一口氣,然后閉著眼睛感受著這一切,然后盯著車外的說道。
“有一天,在徐州城外,必定也盡是這樣的景色,容先生。”
其實,在徐州到海州一帶也有類似的工廠,徐州北部利國驛鐵廠也堪稱氣勢恢弘,那座趙田豐一手創辦的鐵廠年產生熟鐵近十萬噸,不知多少人在目睹鐵廠后都曾感嘆:地球東半面,凡屬亞洲界內,中國之外,皆無此等鐵廠。
徐州制造局以及海州造船廠論規模在亞洲都是一等規模的工廠,再加上烈山的煤礦、徐州的紡織局、電報局、鐵路局以及招商船局等洋務企業,在過去的幾年間,迫于戰爭的壓力,李總督的洋務辦的規模比歷史上更大,走的也更遠的。
無他,因為天國走的更遠南京附近鐵廠、船廠同樣也是規模恢弘,他們甚至還雇傭了南華的管理人員以及工程師。迫于天國的壓力,即便是朝中有許多保守黨抨擊李總督,朝廷也不敢太多指責,畢竟,李總督要是擋不住天國,愛新覺羅家就會丟掉天下。
不過,即便是如此,規模了也遠不及大明的十分之一,面對撲面而來的工業氣息,李經方受到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作為總督的兒子,他想的更多。
但想的更多的是什么
當然是大明人能做到的,他們同樣也能做到。
次日上午的,火車終于駛進了南華的地界,在火車緩下來進站的時候,隨車的乘務員大來喊:
“南華東站到了終點站到了”
終于,到南華了,盡管在此之前,當火車外的樓宇增多時,李經方他們就知道,已經進了南華,但現在在即將下車時,他們的心情仍然顯得有點兒激動。
乘客像潮水一樣涌出車廂,容閎一行人也在人群中下了車。不過負責接待他們的亞美利加公司的職員并沒有讓他們和乘客們一同離開。
“容先生,我們走另外一條通道。”
不得不說,無論在任何地方,特權都是無處不在的。當普通的乘客沿著擁擠的出口離開火車站的時候,大清國留明幼童團的一百多名成員,已經通過特別通道走出了火車站。,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