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幾百萬新生兒的教育
夏洛特的提醒,讓朱大皇帝整個人都愣住了,他這才意識到了一直以來所忽視的問題。
教育
不能只管生吧
“1865年,全南華的新生兒不過只有區區23萬,當時人口性別比例懸殊大,男多女少,即便是在1869年,南華的新生兒,也僅僅只有37萬人,就目前來說,大明的學校,是可以滿足當前需求的,但是”
李維民這位大明的文部尚書,想了一會說道。
“按照目前的學校建設水平來說,四年后,我們在小學一年級200萬個學位,會很困難,這個難度并不是指校舍,教室的問題不大,無非就是新建、擴建學校。我們有那么多建筑公司,還有廉價的新移民,蓋房子不過只是幾個月的事情。”
大明什么行業最發達
當然是地產業了,這一點倒是和另一個世界有那么點類似,但不同的是因為大明沒有把地產業當成支柱產業,但卻是支柱行業,大明的建筑業完全是建立在城市建設以及向新移民住房上,盡管有少量的商業地產,但得簡直不值一提,畢竟,早在公司時期“公司發房子”就成了傳統,現在大明很多企業仍然沿用著這一傳統,由企業出資建房,員工繳納押金作為首付,每月交納租金的租住,租期滿二十年后,就可以直接過戶到個人名下。
為什么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力不大,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這幾年大明每年都要建上百萬套房子,別小看這幾十近百萬套住房,它需要上百萬噸鋼鐵,幾百萬噸水泥以及大量的磚石,這還是因類有相當一部分是農場的磚砌房屋,不需要鋼筋。
而源源不斷的新移民又數量充足且廉價的勞工,眼下大明的建筑業真的很發達啊作為支柱行業,不僅消耗了大量的鋼鐵、水泥等原料,還吸納了大量的就業。
所以蓋校舍肯定沒有問題啦,至于土地,政府直接劃撥就行。反正大明的地多。
那問題是什么
“最大的問題是教師吧”
說出這個問題后,朱大皇帝的眉頭挑了挑。
“是的,陛下。”
然后李維民繼續說道。
“200萬個學位,也就是4萬個班,按照每個班25個老師,就需要10萬名老師,這是四年前,六年后呢需要提從400萬個學位,也就是20萬名老師,如果我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通過建立更多的師范,招收更多的學生,只要師資力量做好了準備,別說是400萬、600萬了,就是一千萬,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